航天发动机进气道铣削加工仿真与工艺优化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ox_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发动机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薄壁件因其可以有效减小发动机的重量而得到广泛应用。发动机内部环境恶劣,为保证零件的使用性能,很多薄壁件选择高温合金、钛合金等高强度材料,但高温合金、钛合金等材料加工困难。薄壁零件壁薄、刚性差,所以在切削加工过程中极易发生加工变形,导致零件失效。如何控制薄壁件的加工变形,是我国航天加工制造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某型号航天发动机进气道为研究对象,该进气道材料为GH3128,是一种镍基高温合金。首先对GH3128高温合金进行切削实验,通过测量得到的切削力对GH3128进行J-C本构参数标定;利用标定的J-C本构参数,建立GH3128铣削加工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刀具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φ20的球头铣刀加工GH3128时,切削力随刀具刃口圆弧半径增大而增大。为避免产生较大的切削力,因此,推荐在加工过程中使用较小的刃口圆弧半径,刀具后角在5~30°范围内、螺旋角在5~20°范围内。采用推荐的刀具参数加工GH3128,切削力较小,且波动小。有限元建模和切削力仿真分析为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刀具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进行进气道加工变形仿真建模时,使用专业的仿真前处理软件Hypermesh,根据进气道结构和加载状况进行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的设置,解决了大型复杂零件变形仿真过程中的前处理问题。通过使用Python语言对Abaqus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进气道加工变形仿真中切削力的加载和材料的去除,解决了大型曲面复杂零件变形仿真中切削力加载和材料不断去除的问题。将进气道划分为不同的部分,对每个部分设置多个加载截面进行变形仿真,从而对整个进气道的加工变形状况进行了仿真分析。进气道内型面精加工完成后要求各处的变形不超过0.1mm,根据变形仿真结果,对加工变形较大区域进行进给速度的优化,在尽量不减小加工效率的前提下,对进气道各区域选择合适的进给速度,从而控制进气道的加工变形。使用优化后的进给速度对进气道内型面进行加工,对加工完成后的内型面在机测量,建立进气道在机测量模型。根据进气道结构和实际加工过程,对进气道分区域进行在机测量,进气道不同区域设置多个内型面测量截面,每个截面内设置多个测量型值点,从而评估整个进气道内型面的加工变形状况。
其他文献
采用水热方法,在络合剂及氧化剂的辅助下合成出传统方法难以合成的Ce1-xCoxO2-δ固溶体·XRD结果表明,Ge1-xCoxO2-δ固溶体具有立方萤石结构;产物的平均粒度约为4nm.小半径、
创优治劣工作需要工程建设参建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即工程在合理的投资成本下,达到工程质量优、工期短、社会效益好。结合工程实践,从监理角度谈谈工程建设创优治劣的
随着电动汽车、轨道交通、工业机器人等新兴行业的发展,电机作为机电能量转换系统的核心,其重要性日益明显。不同于传统的交流电机,直流偏置型游标磁阻电机(DC-biased Vernie
采用振荡法和种子生长技术制备出核壳结构的Au@SiO2纳米颗粒及夹层结构的Au@SiO2@Ag纳米颗粒,用HF将Au@SiO2@Ag NPs夹层的SiO2溶解,得到内部带有粒径为30 nm的可移动金核、壳
“00”后一代初中生,面对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平台的广泛影响,其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等都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教育唯有进行主动调整,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谷歌日历的确好,大家都在用它管理日程类事件。不过,谷歌日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譬如谷歌天气预报免费短信提醒虽好,但每次设置后只能管一个月,一个月后又需要重新设置一遍。有没有
在养殖业中,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养殖业不死或少死,就是效益”。在规模化养猪场中,猪病是件不容忽视的大事,特别是中、小型猪场呈上升趋势。其原因有饲养管理水平、免疫接种、布局
管理是科学和权力的结合。但是,监理方的工程管理基本上没有强制力的保障。监理行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极大的危机和挑战,监理行业现已成为“高风险,低收入”的弱势群体。
本文在阐述龙岩盆地水文地质条件特征的基础上,依据已有的地下水长观资料,对龙岩盆地的地下水资源量进行评价,认为允许开采量约为27.9万m^3/d,扣除岩溶地下热水允许开采量1.73万m^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