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前,无人机的自主飞行成为无人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室内环境下,实现无人机的避障导航是无人机完成其他任务的前提。本文针对室内的动态环境,提出了一种四旋翼无人机在二维平面的避障导航方法。导航方法首先采用改进蚁群算法生成一条基准路径,从基准路径上提取拐点作为局部目标点,然后使用改进人工势场法引导无人机飞行,在确保无人机能够避开障碍物的同时,保证了飞行路径尽可能接近最优路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无人机的自主飞行成为无人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室内环境下,实现无人机的避障导航是无人机完成其他任务的前提。本文针对室内的动态环境,提出了一种四旋翼无人机在二维平面的避障导航方法。导航方法首先采用改进蚁群算法生成一条基准路径,从基准路径上提取拐点作为局部目标点,然后使用改进人工势场法引导无人机飞行,在确保无人机能够避开障碍物的同时,保证了飞行路径尽可能接近最优路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四旋翼无人机避障导航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组成与选型,并将系统划分为飞行控制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以及避障导航模块,对每个模块进行了软件设计与实现。其次,对用于导航的地图形式以及无人机室内定位方式进行了研究。选用占据栅格地图构建无人机的飞行环境模型,并使用基于优化的匹配算法进行无人机的位姿估计,实现了导航地图的建立与无人机的室内定位。随后,针对传统蚁群算法在路径规划应用中收敛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通过更改信息素浓度的更新范围,在保证解多样性的前提下,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同时,针对传统人工势场法存在的无人机初始时刻所受引力过大导致碰撞,目标不可达以及陷入局部最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人工势场法。首先,通过对引力进行限幅,避免了无人机与障碍物发生碰撞。其次,通过将目标信息引入斥力场模型,实现了无人机在目标点邻近障碍物情形下能够顺利抵达目标点。最后,通过定义局部最小影响区域,使用A*搜索方式生成逃离路径,实现了陷入局部最小后的摆脱。最后,针对蚁群算法无法进行实时避障,且人工势场法规划路径较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蚁群算法和人工势场法的混合路径规划算法。通过将蚁群算法规划的全局路径拐点作为人工势场法的局部目标点,使用人工势场法得出最终的导航路径,实现了无人机的实时避障导航。同时,搭建了无人机实验平台,通过实物实验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雷达数据处理是雷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在杂波和噪声背景中快速、准确地获取多目标的航迹。本文以某低空探测雷达为项目背景,对数据处理算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索最适合本雷达和应用环境的方法,并在高性能的多核DSP TMS320C6678上完成算法的软件实现,发挥产品的最佳性能。本文首先说明雷达数据处理的整体流程,对参数估计使用的卡尔曼滤波进行仿真。然后结合项目要求,深入探讨了以下四个关键环节,为
本文以某频扫雷达项目为背景,设计了一套针对低小慢目标的雷达数据处理算法软件和显控软件。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内容:本文首先介绍了雷达数据处理理论算法,主要包括点迹凝聚方法、航迹起始算法、线性滤波算法以及航迹互联算法中单目标跟踪与多目标跟踪算法。其中主要介绍了航迹起始中的修正逻辑法与修正的Hough变换算法,线性滤波中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单目标互联中的NNSF算法和修正的PDAF算法以及多目标互联中的次最优
音频音源分离是数字信号处理领域中重要且极具挑战性的难题。音频音源分离旨在于从混合音频信号中分离出目标音源的信号,从而能够进一步方便数字信号处理相关工作的展开。该问题已被研究多年,但相关的算法并没有能够完全地解决该问题,因此对其展开相关的研究意义重大。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高,深度学习开始在计算机的各个领域大放异彩,研究者们逐渐开始尝试利用深度学习来解决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
针对常用的雷达、调频无线电以及视频摄像等定位方法不足,利用无人机声信号进行定位跟踪可以作为辅助和系统完善。本文在基于音频的无人机识别的基础上,对后续无人机的定位与跟踪进行相关分析与研究。第一,根据无人机音频信号的特性以及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环境气候、风雨噪声的影响,对无人机音频信号进行小波变换的阈值降噪和分帧加窗预处理,为无人机被动声定位方法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研究了基于无人机音频的时延估计算法。针
离散频谱校正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故障诊断、转子动平衡、振动分析、自动控制、图像处理、语言识别、石油勘探、海洋资源勘测和生物医学工程等等多个领域。由于离散频谱的能量泄漏现象和栅栏效应,由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的离散频谱,其频率、幅值和相位的估计值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因此,研究提高离散频谱校正技术校正精度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相位差校正法等离散频谱校正方法在初始信号点数很少时校正精度明显下降,本文首先提出一种
在生命体征监测中,常见的接触式监测方案多采用线缆和电极进行测量,但对于烧伤患者和精神病患者,使用接触式测量会给受试者带来痛苦与不便。将多普勒原理与近程探测雷达技术结合用于生命体征监测,不仅可以弥补上面的不足,还可以用于自然灾害中人员的搜救。但是,目前的多普勒生物雷达对生命体征监测还存在很多问题。1)本文对多普勒雷达生命体征监测的原理进行推导,并搭建原理样机。通过实验得出,多普勒雷达可以检测出心跳和
随着日益复杂的战场环境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相控阵雷达(Phased Array Radar,PAR)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相控阵雷达因其天线波束快速变换的能力具备丰富的战术功能,可以同时完成目标确认、目标跟踪以及空域搜索等通常需要多个传统雷达才能完成的任务。多功能相控阵雷达(Multi-function Phased Array Radar,MPAR)的系统复杂、成本昂贵、研制周期长,测试验证较
激光雷达回波模拟是激光雷达室内检测和半实物仿真研究的关键环节,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检测的准确性以及仿真结果的有效性。为此,论文在理论上对激光雷达的回波特性进行了建模与分析,验证了模拟器原理的可行性;在技术上,实现了激光雷达回波模拟器的软硬件设计和实验,为激光雷达室内检测系统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和硬件基础。在理论上,论文建立了激光雷达目标回波计算的数学模型,并且给出了基于脉冲错时叠加原理的激光雷达目标回波
毫米波引信具有探测能力强、测距测速精准、目标识别率高和全天候工作等优点。箔条作为无源干扰的重要形式,一直以来都是引信抗干扰的研究热点,研究毫米波定距引信的抗箔条干扰可以极大增强无线电引信的作战性能。本文针对毫米波引信信号处理及其箔条干扰与抗箔条干扰问题,作出如下工作:1.分析了毫米波线性调频引信近程探测系统的工作原理,确定了系统参数和信号处理算法,并对主要算法进行了验证。2.完成了箔条云回波和箔条
众所周知,与微波通信相比,光通信在高速、高带宽、抗干扰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然而由于大气折射率的随机波动导致光束的传播超过纯衍射、光束漂移、空间相干性损失以及辐照度和相位的随机波动,严重降低光外差接收机的信噪比,限制了激光在大气光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近些年,研究者对部分相干光束的大量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完全相干光束,部分相干光束可以通过调控其偏振、振幅、相干以及相位等有效地抑制大气湍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