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量与酶活性分布特征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ij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点,选取了不同海拔(800m以下、800-1000m、1000-1200m及1200m以上)的不同植被类型(草甸、茶园、稻田、灌阔混交林、灌木林、阔叶林、针灌阔混交林、针灌混交林、针阔竹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人工针叶林、竹林)为研究对象,依据野外调查采样以及室内分析的方法,对各植被类型下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和淀积层理化性质、微生物量以及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海拔、不同植被类型与不同土壤分层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量与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土壤垂直剖面上,不同海拔及不同植被类型下大部分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均表现出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淀积层的现象,枯枝落叶层pH值依次大于淀积层和腐殖质层。(2)土壤中总氮和总碳的分布规律呈极显著相关(p<0.01),含量随海拔上升而升高。土壤总磷、有效磷、速效氮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波动上升。随着海拔的升高,腐殖质层土壤微生物量基本上随海拔的升高呈现逐渐变大的变化趋势,且土壤酶活性总体上是先升高后降低。土壤腐殖质含量变化受含水率和温度影响,枯枝落叶层脱氢酶活性、转化酶与脲酶活性与海拔显著负相关。(3)在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碳素、氮素和磷素含量均较高,不同植被类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总体上看,土壤碳素含量以阔叶林最高,灌、阔混交林其次,其他植被类型较低,灌木林最低。不同植被类型对不同理化性质影响不同,含有阔叶林或竹林的混交林下土壤碳素和氮素含量一般高于灌木林和针叶林,说明阔叶林和竹林能显著增加土壤碳素和氮素的积累。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酶活性均有差异,不同种类酶活性在各个植被类型中变化规律也不尽相同。(4)本研究中,土壤微生物量主要受土壤含水率、腐殖质、氮素含量等因素的调控。在腐殖质层中,土壤含水率、总碳、腐殖质、总氮和速效氮含量是影响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沿海拔梯度变异的主要生态因子。腐殖质和总氮含量与土壤酶活性相关性最好,其中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相关度最高,可以作为土壤肥力评价的重要参数。
其他文献
土壤源热泵是利用媒介质取其土壤内冷 (热 )能量的新型装置 .在分析土壤源有关特性的基础上 ,研究土壤源热泵的设置及其特性的测试
针对地下水砷污染日趋严重的问题,制备了铁氧化物改性滤料和锰氧化物改性滤料并对其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改性滤料的吸附除As(Ⅲ)效果、除As(Ⅲ)动力学、pH、共存离子对除As
随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较快发展,污泥处理的高能耗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现阶段的能源危机。因而大力发展节能降耗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已成当务之急。厌氧消化完全反
千百年来,诗论家们一直公认王维"诗中有画",但对其具体内涵很少阐释。本文从色彩、线条、构图三个方面对王诗做了深入分析,认为王维自觉地将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引进诗歌领域,
目的 :探讨用弧形小切口结合置管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至2017年期间云南省德宏州第二人民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00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花生种子人工老化与自然老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逐渐降低,电导率逐渐升高,种子老化后其出苗率降低,出苗速度缓慢,
分镜头设计实际上是导演对一部影视作品的理解和表现的周密思考;同时亦是导演对影片的总体设计和施工蓝图。分镜头中所蕴含的核心要素就是它支撑整部影片的框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益发达,动画创作也随之蓬勃发展,分镜头节奏设计在动画创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抒情、塑造人物形象、叙事的关键,因此,若要有效表达动
家长会,这个一直以来让不少学生提心吊胆的环节,如今却让一些老师心力交瘁。据媒体报道,本用来方便家长和学校沟通的班级微信群,已成为很多老师的隐形负担,不少老师感叹:“自从进了
报纸
目的:应用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EDI SD-OCT)技术观察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部脉络膜体积(MCV)的变化及结构特点,探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变程度与黄斑部脉络膜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