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蛋白改性对纸张增强性能的影响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ng1990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蛋白是将提取过豆油的大豆粕经低温脱溶后得到的副产品,是由近20种氨基酸组成的高聚物,其蛋白质含量在90%以上。由于其具有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加工性能好等优点,常在大豆蛋白分子链上接入离子基团或通过调整分子结构来改善大豆蛋白的溶解性能及功能特性。本文主要对大豆蛋白进行了羧甲基化及阳离子化改性并用作增强剂,研究其对纸张增强性能的影响。  首先,通过湿法和干法两种方法对大豆蛋白进行羧甲基化改性,得出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1)湿法:NaOH/大豆蛋白(质量比)=0.6,CA/NaOH(摩尔比)=0.84,碱化2h,醚化2h,醚化温度为75℃,此时DS=0.373,RE=45.95%;(2)干法:NaOH/大豆蛋白(质量比)=0.84,CA/NaOH(摩尔比)=0.5,40℃下碱化2.5h,60℃下进行醚化反应且体系含水率为25%时,DS=0.436,RE=64.47%。  其次采用溶剂法和半干法两种方法对大豆蛋白进行阳离子化改性,得出其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1)溶剂法:NaOH/大豆蛋白(质量比)=1.0,CHPTAC/NaOH(摩尔比)=0.2,40℃下碱化2h,75℃醚化2h,并以30%的乙醇溶液为溶剂,此时DS=0.352,RE=55%;(2)半干法:NaOH/大豆蛋白(质量比)=1.0,CHPTAC/NaOH(摩尔比)=0.2,40℃下碱化2h,60℃下醚化,体系含水率为43%,此时DS=0.314,RE=40.89%。  最后,将制得的改性大豆蛋白用作增强剂并研究其对纸张增强性能的影响,其中干法制得的羧甲基大豆蛋白增强效果最佳,当其用量为0.3%时,抗张指数提高29.9%,耐折度提高39.7%,撕裂指数提高30.5%,耐破指数提高34.5%,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大豆蛋白具有良好的增强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胶囊三线治疗转移性三阴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本研究纳入41例于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治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55岁。全部患者经病理诊断为三阴性乳腺癌。吉西他滨1000 mg/m2第1天和第8天静脉注射,替吉奥胶囊60 mg,2次/d,口服,连服14 d,休息7 d,21 d为1个周期。每例受试者至少进行2个周期治疗和1
会议
以溶剂提取法、硅胶柱层析等化学方法对灵芝子实体及孢子中酸性组分进行了提取、分离及分析鉴定;同时对灵芝酸性组分的抑菌活性、抗凝血性能及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研
  目的 探讨IL-6/STAT3信号途径在中药苦参碱抗白血病作用中的分子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苦参碱处理人慢性白血病K562细胞,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分析细胞内IL-6、信号转
会议
  目的 揭示薄层液基细胞制片技术(简称液基法)联合巴氏染色在恶性实体瘤患者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中的优势;并与细胞玻片离心法(简称离心法)联合瑞氏姬姆萨染色(简称瑞姬染色
会议
膜分离技术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分离方法之一.在膜分离过程中,渗透物分子在膜内的扩散过程,是影响膜分离性能的关键因素.但是,在大多数玻璃态聚合物内,渗透物分子的扩散不再遵循
该论文主要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蛋白,使用荧光光谱、傅立叶变换拉曼光谱、表面张力等实验手段,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蛋白质及蛋白质/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中蛋白质结构的变化
该文针对中国NaY分子筛合成Y型分子筛改性工业化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的差距,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依靠国内的科研生产力量,通过大规模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改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HIF-1α和VEGF-C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7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6
会议
  由于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发生可能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KIT)或血小板相关生长因子受体(PDGFRA)的基因突变有关,使其有很好的分子靶向治疗条件。而且,临床应用结果也告诉我
该课题是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高放废液分离技术"中的子专题"96-A18-02-02辅助工艺8流程的研究"中的一部分.对荚醚的合成工艺做了重大的改进.利用Coγ射线对荚醚溶液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