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氧化细菌的筛选及其异养生长和自养脱硫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0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脱硫是一门新兴的环保技术,其应用前景良好,具有不需要催化剂、无二次污染、处理成本低等优点。该技术的核心在于硫氧化细菌。对于脱硫工程,需要选择能够耐受较高硫化物浓度、硫化物去除效率高、可较快获得高密度菌体的细菌。本研究从天然气脱硫厂污泥、污水处理厂好氧污泥、鸡粪堆肥场、硫铁矿、温泉中采样,通过富集驯化,分离复筛得到硫氧化细菌,对菌株进行了分子生物学和生理生化鉴定,考察了菌株的异养生长和自养脱硫性能,主要内容如下:  (1)在驯化期间,添加500ml含硫(S2-)为200mg/L的溶液驯化1h后硫化物去除率达到97%以上,且伴随着一定浓度的单质硫产生;对富集前后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样品中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降低,优势菌属为盐状硫杆菌属(Halothiobacillus)、硫杆菌属(Thio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和副球菌属(Paracoccus),丰度分别达到21.03%、15.9%、4.03%、6.7%和4.8%。  (2)从富集驯化液中初筛分离得到12株硫氧化细菌,并采用硫化物(S2-)浓度为650mg.L-1的硫化物溶液进行复筛,获得5株脱硫性能较好的菌株。5株菌在4.5h内硫化物去除率均达到95%以上,其中去除效率最高的是菌株DS-11,硫化物去除率达到97.19%。各菌脱硫液中都含有较高浓度的单质硫,其中,菌株DS-8的单质硫浓度最高,第5.5h时的单质硫浓度和转化率达到最大,分别为322.49mg/L和49.61%。菌株DS-2、DS-7、DS-8、DS-10、DS-11的脱硫产物经扫描电镜-能谱分析联用仪(SEM-EDS)分析表明,脱硫产物中硫元素为主要成分,重量百分比为47.52%~77.87%,原子量百分比为45.38%~59.48%。  (3)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菌株DS-2和DS-10分别与菌株Paracoccus denitrificans和Paracoccus.pantotrophus同源性为100%,因此鉴定这两株菌为Paracoccus denitrificans和Paracoccus.pantotrophus;菌株DS-7、DS-8、DS-11分别为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副球菌属(Paracoccus),对这3株菌进行生化鉴定,其鉴定结果与分子生物学结果相结合发现,DS-7、DS-8、DS-11分别为Sphingobacterium spiritivorum、Pseudomonas monteilii、Paracoccus versutus;经生长实验表明,5株细菌都属于兼性营养型细菌。在自养培养基中生长28h后其OD值分别从0.103、0.135、0.112、0.114、0.121增加到0.213、0.239、0.199、0.213、0.193;在异养培养基中在生长28h后其OD值分别从0.118、0.123、0.105、0.101、0.099增加到1.059、1.358、1.325、1.244、1.130。5株菌在异养培养基中生长速率显著高于在无机自养培养基中的生长速率。  (4)对5株菌株进行异养生长-自养脱硫实验,经过28h的异养培养后,菌体浓度OD值达到1.17以上,在随后的自养脱硫培养过程中,1h时的硫化物去除率为30.71%~38.50%;而复筛实验中自养生长(28h)-自养脱硫(1h)的脱硫效率为16.23%~34.42%。在整个异养生长-自养脱硫自过程中,最大单质硫转化率为60.74%~84.28%;而复筛实验中自养生长-自养脱硫的最大单质硫转化率为28.38%~49.61%。可见,异养生长-自养脱硫的方式能够加速脱硫的启动并提高单质硫转化率。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对于累托石有机改性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和优化,并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3h,DMC用量67.5mmol/100gREC,NaSiO调节溶液pH值9~10。采用DMC和WD-70两种改性试剂对
目前水体中镉的去除方法主要有化学法(中和法、硫化物沉淀法和铁氧体法)、物理化学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和膜分离法)和生物法(生物絮凝法、生物吸附法和植物整治法),其中吸
SiN陶瓷作为一种重要的高温结构材料具有高温强度高、低热膨胀系数、抗热震稳定性好、低密度、高温抗氧化性好等一系列优点。但其固有的脆性、不易加工以及比较高的磨损率限
稀土钐离子具有独特的磁性质,其自旋磁矩和轨道磁矩大小相近但方向相反,而且二者对温度的依赖关系不同。在此基础上,钐合金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磁性质。如:SmZn和SmCd中的自旋磁矩超
Pd_(40)Ni_(40)P_(20)是金属一类金属玻璃体系的典型代表,具有成分简单和玻璃形成能力强的特点。尽管发现Pd_(40)Ni_(40)P_(20)体系已将近30年,有关纳米尺度的Pd_(40)Ni_(40)P_(20)非晶薄膜却鲜有报道。由于独特的尺寸效应和限域效应,因此有关Pd_(40)Ni_(40)P_(20)非晶薄膜的研究工作必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的出发点是通过某种手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在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中应用节能环保技术,以新科技和新技术为依托,能最大化的降低损耗能源与污染环境状况,同时充分重视回收利用生产原料,力争使能源利用
流域碳与其它元素(例如硫等)的循环是全球碳循环中重要的一部分,受气候条件因素和元素相互耦合制约,同时将反作用于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本研究通过对西江流域一个完整水文年的时
多环芳烃(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PAHs)是煤化工、石油化工等活动中产生的一类常见的致癌有机污染物。表面活性剂增效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有效去除污染土壤中PAHs的方法
熔模铸造是制作口腔修复体的主要成型方法,而液态金属在冷却过程中收缩量大,为了得到尺寸精度良好的铸件,需要用包埋材料的膨胀补偿液态金属的铸造收缩。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的就
污泥微生物蛋白提取工艺(即污泥热碱水解提取蛋白工艺)是一种有效的活性污泥处理方式,在碱性和加热的共同作用下,活性污泥中有机物被分解。碱性能够溶解脂类物质,促使活性污泥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