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流域碳、硫地球化学过程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ru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域碳与其它元素(例如硫等)的循环是全球碳循环中重要的一部分,受气候条件因素和元素相互耦合制约,同时将反作用于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本研究通过对西江流域一个完整水文年的时间序列采样,探讨流经喀斯特地区的河流中碳输送量的变化规律,评估不同碳硫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碳通量的影响程度,有利于更科学地建立区域/全球碳循环模型。采用化学计量学和地球化学方法,深入细致的探讨西江流域主、微量元素以及沉积物的化学组成,结合同位素(δD-H2O、δ18O-H2O、δ34S-SO4、δ18O-SO4和δ13C-DIC)分析,探讨其季节变化以及沿程的空间变化。定量地估算碳酸盐岩、硅酸盐岩、硫化物、蒸发岩风化、大气降水以及人为输入对河水溶解物质的贡献;利用前推法计算了西江流域化学风化速率及其季节性变化,并估算了净CO2消耗速率。阐明了流域风化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机制,揭示该流域的地质构造、生物气候和地表风化作用之间的响应耦合关系。  西江流域河水呈弱碱性,其中河水总溶解性固体(TDS)变化范围为104-321mg/L,平均值为217mg/L,远高于世界河流平均值65mg/L。西江流域河水水化学组成呈现出规律的时空变化。总体上,由于稀释作用,丰水期河水中的主离子含量一般低于枯水期含量;主离子含量从上游到下游下降趋势明显,说明从上游到下游风化作用逐渐减弱。大部分溶解性微量元素含量在枯水期较高,是丰水期的2-5倍,有时高达200倍。河水中δ18O-H2O(平均值-7.6‰)和δD-H2O(平均值-50.2‰)值在丰水期较枯水期富集18O、2H。枯水期相比于丰水期具有相对较小变化范围的低δ18O-H2O值,可能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大陆效应的影响,上游河水较下游富集轻同位素。该流域河水以富集轻硫同位素和重氧同位素为主要特征。河水在枯水期δ34S-SO4值和δ18O-SO4值最大差值分别达到9‰和9‰。;丰水期变化范围均也有所减小。这些变化在干流变化较支流要小。上游河水较下游,其SO42-浓度较高,并且富集轻硫氧同位素。河水中碳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宽(-15.7‰--5.6‰,平均值为-11.8‰)。丰水期河水中的δ13C值(平均值为-12.3‰)较枯水期(平均值为-10.3‰)偏负。沿程的空间变化上,上游河水较下游富集重碳同位素,并且,丰水期河水δ13C值的沿程变化较枯水期幅度大。  通过对西江流域河水水化学进行Gibbs图分析,表明河水水化学主要由岩石风化控制。利用正演模型估算各端元贡献比率,得出碳酸盐岩风化贡献率占主导地位(平均值为53%),其次是大气降水(20%)>硫化物氧化(12%)>人为输入(8%)>石膏溶解(6%)>硅酸盐岩风化(2%)。另外,上游河水中约77%的硫酸盐来自硫化物氧化,这部分硫酸参与碳酸盐岩风化过程所产生的HCO3-的量分别占其总量的1/4。该流域总化学风化速率的变化从上游到下游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包括碳酸盐岩、硅酸盐岩的平均风化速率也呈现出相似的空间变化,另一方面,硫化物和蒸发岩的平均化学风化速率分别减弱。西江流域净CO2消耗速率(平均值为111.4mol/km2/a;9.6×109mol/a),占全球消耗量的0.1%。当然,这些估算由于端元设定的有限性,计算具有偏差性,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总的来讲碳硫耦合过程在西江流域输送碳通量中占有重要作用,是其碳循环重要环节。
其他文献
新发水传病原微生物和抗生素抗性基因对于饮用水的微生物学安全性有重要意义。水传病原微生物是世界范围内腹泻性疾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一类广泛存在
“第二代燃料乙醇”原料预处理中产生的的盐,如乙酸钠、氯化钠对运动发酵单胞菌(Z.mobilis)的抑制是乙醇发酵中的重要限制因素,是Z.mobilis实现乙醇发酵工业化的瓶颈之一,增强Z.
污水处理、污泥处理、石油化工、垃圾填埋等过程会大量的废气,生物处理法具有高效、低廉、二次污染小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废气处理。废气生物反应器填料上附着有大量的微生物,在进
Surface relative humidity (RH) is a key element for weather and climate monitoring and research.However,RH is not as commonly applied in studying climate change
本文首先对于累托石有机改性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和优化,并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3h,DMC用量67.5mmol/100gREC,NaSiO调节溶液pH值9~10。采用DMC和WD-70两种改性试剂对
目前水体中镉的去除方法主要有化学法(中和法、硫化物沉淀法和铁氧体法)、物理化学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和膜分离法)和生物法(生物絮凝法、生物吸附法和植物整治法),其中吸
SiN陶瓷作为一种重要的高温结构材料具有高温强度高、低热膨胀系数、抗热震稳定性好、低密度、高温抗氧化性好等一系列优点。但其固有的脆性、不易加工以及比较高的磨损率限
稀土钐离子具有独特的磁性质,其自旋磁矩和轨道磁矩大小相近但方向相反,而且二者对温度的依赖关系不同。在此基础上,钐合金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磁性质。如:SmZn和SmCd中的自旋磁矩超
Pd_(40)Ni_(40)P_(20)是金属一类金属玻璃体系的典型代表,具有成分简单和玻璃形成能力强的特点。尽管发现Pd_(40)Ni_(40)P_(20)体系已将近30年,有关纳米尺度的Pd_(40)Ni_(40)P_(20)非晶薄膜却鲜有报道。由于独特的尺寸效应和限域效应,因此有关Pd_(40)Ni_(40)P_(20)非晶薄膜的研究工作必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的出发点是通过某种手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在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中应用节能环保技术,以新科技和新技术为依托,能最大化的降低损耗能源与污染环境状况,同时充分重视回收利用生产原料,力争使能源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