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战略工程和基础工程,更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任务。高校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主阵地,肩负着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融入到广大师生员工学习生活各方面的重大使命。因此,高校应着力于全校师生自由全面发展,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探索有效形式,努力构建多方位全过程长效化的育人格局,实现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高校校训作为一所大学最本质的精神标识和价值追求,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高度契合共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校园的具体表现和生动诠释,具有潜移默化、深入持久的育人作用。坚守和传播校训,不断赋予校训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能深化广大师生对校训的认识,进而增强其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鼓励人们身体力行、知行合一,自觉做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践行者、示范者。因此,广泛宣传校训是高校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传播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新形势下,积极探讨高校校训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契合点及校训对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具有很强的实效性。首先,校训与核心价值观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实现立德树人是共同的根本目标,传承优秀文化是共同的文化根基,提升文化自觉是共同的价值追求。其次,校训对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校校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具体表现为:向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期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二是高校校训引领大学文化方向,彰显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校训发挥核心价值观功能,促进核心价值观传播,有助于内化核心价值观。三是高校校训树立立德树人目标,激励师生做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表率,能够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学识、有爱心的教师,培养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学生,培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管理者和服务者,有助于外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次,提出了一些有效发挥校训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