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革命根据地时期人民调解制度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zhong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纠纷解决机制当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制度。革命根据地时期人民调解制度具有十分浓重的革命色彩,其是在根据地的特殊需求下而产生的,既是对传统调解制度的肯定也是满足了革命根据地时期纠纷解决的多元化要求。革命根据地的人民调解制度已经被革命实践所证明,其能够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纠纷。因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进行法律构建时人民调解制度进一步得到了重视,将其上升到法律层面。调解制度作为一种传统的纠纷解决方式具有浓重的历史色彩和深厚的传统的法治理念底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对中国传统的调解制度进行了“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调解制度,该调解制度能够有效地在革命根据地时期化解社会纠纷,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司法资源匮乏的问题。不仅如此,该制度也能够成为人们参与基层治理,进行人民思想革新的重要依据。人民调解制度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化解社会纠纷,其在法律知识,革命意识以及党的路线方针等方面的宣传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展至今,革命根据地人民调解制度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浙江的“枫桥经验”和“龙山经验”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大调解”都体现着革命根据地调解制度的理念。革命根据地调解制度具有十分浓厚的法治色彩,对于现代进行社会治理具有充分十分的借鉴意义,我们应当充分挖掘其社会治理的内涵,坚持将人民利益为根本,将党的领导及基层民主制度贯彻于整个社会治理的全过程中。
其他文献
2018年正式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20修订版)》首次将思维品质培养纳入一学科核心素养中,并指出思维品质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之一,其主要体现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的能力。而作为核心素养具体目标之一,却在英语教学中被忽视,尤其体现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英语阅读教学又通常以活动为载体去引导学生梳理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等。因此,本研究将基于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结合教师课堂活动,
学位
文章运用MSPA与MCR模型,对2005—2018年洪雅县森林破碎化情况进行量化分析,构建森林生态空间格局并提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2005—2018年洪雅县森林破碎化程度增强,且中北部地区森林破碎化情况最为显著;森林完整性指标总体下降4.65%,破碎度和连通性指标总体上升分别为2.64%和3.03%;基于MSPA模型提取出2个森林孤岛修复区、10个森林核心修复区,通过MCR模型生成33条森林潜在
期刊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在以往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构成,选修课的设置是高中英语课程改革一大亮点,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终生学习和发展创造无限可能。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相辅相成,共同推动
学位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指出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是一门基础文化课程,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中课程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学科素养的综合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材料,词汇量的多
学位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了英语学习活动观,明确了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提高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教师应该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下,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听说课作为四大课型之一,对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听说教学中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有必要的。目前,关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研究大多集中于
学位
图像恢复是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的基本问题.偏微分方程(PDEs)是处理图像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其中扩散方程由于其完备的数学理论和重要的物理意义,引起众多学者的重视.本文提出了一个时滞正则扩散方程组,其中扩散方程中的扩散系数取决于耦合的时滞正则化方程.扩散方程中的源项可以改变原始的扩散方式,从冷热中和的物理过程变成了冷的越来越冷,热的越来越热.而与经典的扩散方程相比,时滞正则扩散方程的时滞正则化对于
学位
以高分辨率的2010年、2015年、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通过选取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研究2010-2020年期间沅陵县土地利用地类的变化趋势。使用MSPA分析法识别生态源地,并选取景观连通性指标来区划生态源地之间的重要性,通过重力模型量化斑块之间的作用,筛选出重要的生态廊道,之后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累积耗费距离表面形成生态格局,通过分析形成的生态网络,以此提出景观格局
期刊
生境斑块破碎及孤岛化威胁着区域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网络,提高生态斑块间景观连通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服务功能维系具有重要意义。以淮河源为研究区,结合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权衡(InVEST)模型筛选生态源地,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构建阻力面,识别区域生态廊道,叠加现有结构性廊道后形成生态网络。最后通过景观连接性指数、重力模型分别对源地和廊道分级并提出
期刊
以银川市为例,采用MSPA(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提取核心区斑块和桥接区斑块,计算了可能连通重要性指数识别出生态源地和生态廊道,从而构建了城市生态网络对城市生态格局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银川城市生态网络总体规模较大,以南北两大聚集区为主体源地,城区内两大主要廊道南北贯穿,四周斑块环绕连接,东部源地与主体源地沟通不够通畅;闭合环路较少,局部连通性较高,分布不均衡,网络结构复杂性较高,主干廊道功
期刊
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与自然灾害的频发导致生境破碎化加剧,生态连通性降低,进而导致乡镇可持续发展受阻。构建生态网络是近年来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重点方向,通过加强源地保护、廊道建设和生态管控,能够有效缓解区域生态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促进生物多样性提升。本研究以延庆区为例,通过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连通性分析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等方法综合构建生态网络,从县域角度分析各网络要素,为乡镇发展提供建议。结果表明:构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