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血清游离轻链(sFLC,分为sFLC-κ和sFLC-λ两种类型)散射比浊法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病人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克隆性浆细胞病,常伴有单克隆的免疫球蛋白增多。免疫球蛋白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组成。在B淋巴细胞中,轻链合成略快于重链,所以人体会有部分游离轻链存在于血清中。MM患者轻链合成异常增多,释放于血清中的游离轻链不仅能在血清中被检出,还可以随尿排出,即本周氏蛋白(BJP),本周氏蛋白可以通过尿免疫固定电泳进行定性检测。材料与方法收集选取20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以确定sFLC-κ、sFLC-λ、以及sFLC-κ/λ的参考范围。采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初诊67例MM患者血清,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sFLC-κ和sFLC-λ,计算出FLC-κ/λ,分析MM检出率。同时与免疫固定电泳(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IFE)、血清蛋白电泳(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SPE)、尿免疫固定电泳(Urine 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UFE)测定的检出率敏感性进行比较。选择其中32例MM病人,采用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BDT(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治疗,四个疗程后再次检测sFLC水平并与治疗前进行对比,结合C-反应蛋白、骨损害程度和血常规结果判断病人治疗后缓解程度,从而分析sFLC的水平与MM治疗监控之间的关系。结果67例MM患者通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游离轻链,其中有65例检测出异常游离轻链,检出率为97%;免疫固定电泳出现M条带63例,检出率为94%;血清蛋白电泳49例检出异常条带,异常条带是指峰高大于峰宽的两倍,检出率为75%;尿免疫固定电泳检测67例中有41例检测出异常轻链,检出率为61%。治疗前后sFLC的水平变化与轻链型病人治疗缓解与否有关,32例病人中有5人完全缓解,18人部分缓解,9例未缓解,sFLC在完全缓解病人中水平明显降低,在部分缓解病人中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在未缓解病人中则下降不明显。结论.血清游离轻链(sFLC)散射比浊法检测MM灵敏度高,优于血清蛋白电泳和尿免疫固定电泳多发性骨髓瘤的检测,与血清蛋白电泳、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尿免疫固定电泳联合检测,有助于增加MM诊断率。2.血清游离轻链(sFLC)散射比浊法鉴别多发性骨髓瘤中病理性轻链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都比较高,检验方便适用于临床开展。3.血清游离轻链(sFLC)可作为MM的治疗及监测病情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