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Sr-Nd Isotopic Fingerprints of Sediments in the Selected River Systems of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shuwe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球化学学科中Sr和Nd的放射源同位素被广泛用于研究环境样品(悬浮颗粒物(SPM)和沉积物)的化学和物理侵蚀过程。在矿物和岩石的化学风化过程中,Sr同位素不按照一定的化学计量比释放。受降雨模式差异(如热带与非热带河流)的影响,Sr在河流中的通量随时间发生变化。与之不同,Nd同位素在侵蚀、搬运、成岩等地表过程中发生明确的分馏,很好地保留了其来源信息。假定Sr和Nd的来源信息在沉积物中得以保留,可以综合使用Sr和Nd同位素研究沉积物的来源和侵蚀过程。本论文在印度夏季风(或西南季风)主导的流域(印度西部大陆边的Narmada(大河)和Netravati(陡峭的小河))和中国的长江采集了沉积物和总SPM样品,测定其酸不溶性(硅酸盐)和酸溶性组分的Sr、Nd同位素比值。同时测定了样品中常量和微量元素,用于认识上述流域中的化学风化强度及普遍存在的人为扰动。所采集的样品包括Narmada和Netravati流域三个季节(季风前,西南季风期间和季风后)的样本,长江流域多站位样本,以及长江下游徐六泾(XLJ)为期一年的时间序列观测。样品经化学和离子色谱纯化后,使用基于常规流程改进后的方法进行分析测定(第二章)。分别使用高分辨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R-ICP-MS)和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进行元素浓度和同位素组成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Narmada和Netravati流域沉积物酸溶性组分中Sr同位素比值与全球平均现代海水(0.7092)和河水(0.7119)的比值相近,因此可以代表同一自生源。简单端元混合模型计算结果表明,Narmada流域沉积物由中晚期元古代Vindhyan沉积(~30%)和第四纪时期的Deccan沉积(~70%)组成,其TDMNd年龄为中元古代到中太古代。与之对比,Netravati流域沉积物由半岛片麻岩(~30%)和花岗闪长岩(~70%)组成,其TDMNd年龄为古太古代。此外,两个流域SPM的Sr-Nd同位素组成在不同季节呈现显著的变化。在西南季风期间,Narmada流域的SPM表现出较低的放射源Sr同位素和较多的放射源εNd(0)同位素,而Netravati流域的的SPM则表现出较多的放射源Sr和较少的放射源εNd(0),这共同证明两流域的岩石组成控制了它们Sr-Nd同位素的季节性变化。西南季风和非季风期间,Narmada流域Sr和Nd的加权平均通量表现出大致相似的特征(西南季风期间:Sr 0.7155,Nd 0.5120;非季风期间:Sr 0.7143,Nd 0.5122)。相比之下,Netravati流域Sr和Nd的通量在西南季风和非季风期间差异明显(西南季风期间:Sr 0.7269,Nd 0.51136;非季风期间:Sr 0.7135,Nd 0.5112)。该对比反映了两流域不同季节间降水量、降水频率以及沉积物负荷差异所发挥的控制作用。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结果表明Narmada流域存在中等程度的化学风化,而在Netravati流域则存在强烈的化学风化。Narmada和Netravati流域SPM和沉积物中REE的总体分布模式表明Netravati中LREE富集程度比Narmada高。此外,Netravati沉积物中的REE构成比Narmada表现出更多的分馏特征,流域中源岩所发挥的控制作用可以证明这一点。总体而言,元素化学表明Narmada和Netravati流域受到中等程度的改造,不同的是Netravati的改造表现为少量元素的积累,这表明Narmada 比 Netravati受到更多的人为影响。长江(CJ)的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了 SPM与沉积物中Sr同位素的差异,及长江上下游间CaO浓度的差异,而前者与风化反应中矿物相的差异有关。酸可溶性和酸不溶性组分间Nd(0)值的差异很大,表明长江中推移质沉积物同位素组成的不均一,其可淋洗部分含有高143Nd/144Nd和147Sm/144Nd的矿物相。基于Sr-Nd同位素比值的研究,得到长江流域沉积物主要来自(1)周边基岩的风化产物,(2)远方输送来的基岩,(3)床载推移质(相当于当地基岩与上游岩石组分的混合物)的溶解产物。长江下游徐六泾站位为期一年的SPM样品观测到与长江上游沉积物相似的REE浓度和分馏模式,表明了源岩的影响。同位素结果显示高水位期间较低的Sr同位素比值和较高的εNd(0)值,低水位期间与之相反。该季节变化主要反映出源岩的控制,因此在高水位期间上游端元如青藏高原(TP)等的贡献较大(70.5±1.1%),低水位期间华南地区花岗岩(SCG)等下游端元对徐六泾SPM的贡献较大(64.3±4.4%)。低水位期间SCG较高的贡献表明三峡大坝建设造成下游航道的侵蚀过程,并反映在徐六泾SPM的放射性Sr和非放射性Nd信号中。根据Sr-Nd同位素信号的变化,得到长江流域的沉积物通量有59%来自上游,41%源自下游。本研究得到的SPM和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证明,长江上游和中游起主控作用的岩石分别是铁镁质岩屑和花岗岩。上游沉积物中风化作用信号较弱,而中下游地区则发现强风化作用。该研究证实了超基性岩对上游沉积物以及细粒度的岩屑、长石等低密度矿物对中下游沉积物的贡献。与历史报道数据对比,本研究中长江SPM和沉积物中所分析的的元素浓度具有更高的界限值,这主要是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小、中型到极大型河流,研究其风化过程,元素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地质、地貌和气候对侵蚀过程起到控制作用。作为扩展,本论文根据世界不同河流中发现的Sr-Nd同位素组成,整合出Sr-Nd的全球分布模式,表明河流沿途地形特征也会起到控制作用。这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个有益的方向。
其他文献
贝叶斯非参数统计是一个相对年轻并且发展速度比较快的一个统计领域,它不仅产生了大量的理论成果,而且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种实质的领域和方向中。相比于传统的频率学派下的非参数统计,贝叶斯非参数是在贝叶斯框架下,基于它的后验或者预测分布来进行统计推断的。而相比于参数贝叶斯,贝叶斯非参数是建立在分布空间上的先验并且具有很大的支撑空间,而传统的参数贝叶斯只是基于参数空间建立的。尽管贝叶斯非参数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很
粗几何里面的一个重要问题之一就是粗Baum-Connes猜想,而研究粗Baum-Connes猜想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量化K-理论.量化K-理论比经典的K-理论要更为灵活更方便.我们可以利用量化K-理论的Mayer-Vietories序列来证明Baum-Connes猜想成立.或者通过量化K-理论里面传播(Propgation)来寻找Baum-Connes猜想的障碍.全文共分为四章,具体如下:第一章主要
功能加密(Functional Encryption,FE)是一种涵盖了身份基加密(Identity-Based Encryption,IBE)、属性基加密(Attribute-Based Encryption,ABE)和内积加密(Inner-Product Encryption,IPE)等诸多新型公钥加密原语的通用概念。凭借其对于加密数据共享的细粒度访问控制能力,以及迎合各种新型网络服务(如外包
随着生产材料和生产工艺的进步,产品的寿命越来越长.因此人们转而通过退化试验中的退化数据对产品的寿命进行外推.目前为止大量的退化模型被可靠性研究学者提出和研究.但是我们发现许多显示设备,例如等离子显示屏和有机发光二极管等设备在退化过程中表现出两阶段的退化特性.因此变点问题成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方向.针对该类型的数据我们考虑使用维纳过程进行建模,同时我们假定维纳过程中的漂移函数为关于时间的两段线性函
蝙蝠(翼手目)作为唯一具有真正飞行能力的哺乳动物,其种类在现存哺乳动物中高达20%。为适应飞行,蝙蝠进化出一系列与飞行相关的形态结构,如一对被宽大翼膜包被且特异性延长的“翅膀”、脚踝处支撑尾膜的距。与鸟类带羽毛的翅膀不同的是,蝙蝠的翼手由延长的前臂和第二到五指支撑着薄而有韧性的翼膜形成。蝙蝠近后端四个指特异性延长,而拇指(前肢第一指)和脚趾依旧是短的且长度和宽度相近。蝙蝠前肢形态的巨大改变即翼手的
本论文研究了不可压缩流动问题的三类不同方程的有限元稳定化方法。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针对不可压缩流动多区域耦合模型,考虑了与大气-海洋耦合系统具有相同数学结构的Stokes-Stokes耦合的简化形式,即具有动力学交界面条件的两个Stokes耦合问题,其交界面上施加了 Nitsche型边界条件。这类边界条件会造成理论分析中高阶积分项很难被有效控制,这是具有Nitsche型边界条件的Stok
一、背景:天然免疫系统是机体抵抗外界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而天然免疫系统对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的识别是诱导天然免疫应答,清除入侵病原体的关键步骤。病毒所携带的核酸链就是一类重要的PAMPs,可以被宿主细胞中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特异性识别并激活天
代数曲面上的叶层化是曲面上的某微分方程的解析积分曲线的集合,它是代数曲面纤维化的推广,纤维化的分类思想与方法被推广到叶层化。近年来,叶层化的极小模型理论已经建立起来了,发现了叶层化的一些双有理不变量,例如,小平维数等。利用小平维数将叶层化分为8大类。例如,小平维数为负的有两类:有理纤维化和希尔伯特模叶层化。对小平维数为0的叶层化来说,虽然我们知道存在一个分歧覆盖使得叶层化的提升具有较简单的结构,但
天然铀系衰变链中母体和子体核素的放射性不平衡特征及其衰变周期,可以用于从不同的时间尺度研究水环境中的物质循环、滞留、输送、归宿等过程,对于更好地理解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环境中母体铀含量是衡量子体不平衡程度的标准,因此,掌握水环境的铀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是使用铀系核素进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前提条件。其中,河口海岸带环境条件复杂,使得铀的地球化学行为和输运特征发生改变。进而,
界面是当前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固液界面作为界面的一种,其结构与性质决定了晶体的生长、结晶成核以及表面浸润等众多现象或过程。由于实验很难直接获得固液界面的结构与动力学性质,多数关于固液界面的理论研究主要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目前,已有大量关于界面结构和动力学性质的研究,但有关移动界面伴随的缺陷俘获和动态界面结构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简单金属固化过程中的缺陷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