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视界中的黄帝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l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子》一书中出现了不少关于黄帝的论述,内容丰富,论述精彩。目前,学术界关于庄子视界中的黄帝形象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本文基于此,对庄子视界中的黄帝形象展开研究,分四章论述了庄子视界中的黄帝,下面就文章的主要内容做简要的介绍。  第一章论述了庄子视界中的黄帝之“道”。首先,在庄子的视界中黄帝的“道”是形而上的,是世界的本原;其次,庄子通过黄帝阐说“道”与“言”存在的某种关系,说明了它们在某种意义上是可以融通的;最后,黄帝与北门成借论乐而论“道”,其主旨是最终达到自然无知的境界,与道融合。  第二章讨论了庄子视界中的黄帝之“仁义”。庄子从批评黄帝以“仁义撄人之心”为始,对“仁义”展开了批判,并最终走向“绝圣弃知”,消除黄帝之类所谓“圣人”的“仁义”给世间带来的消极影响。  第三章探讨了庄子视界中的黄帝之“治身”。通过对黄帝的评论,说明治身要避开世间之害,内外兼修,进而达到逍遥之精神境界。  第四章解析了庄子视界中的黄帝之“治天下”。庄子对黄帝的“治天下”提出了猛烈的批评,最终回归到似乎在黄帝时期存在过“至德之世”的理想社会。可以说,黄帝的“治天下”是庄子构建起的政治理想的关键点。
其他文献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是古希腊杰出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包含政治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和法治思想等。本文着重对其政治哲学中的法
齐云山是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道教文化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齐云山的道教文化旅游资源,能够推动齐云山旅游业的发展。本文围绕齐云山道教文
利用1960-2010年NCEP风场再分析资料,通过引入风区面积指数和纬向变化指数,运用Morlet小波分析研究其时频变化特征,从而描述风区范围的气候变化。采用滑动相关分析,探讨风区范围
论文在分析科学哲学在几次转向(语言、解释学、修辞学)后,为何需向认知转向的原因之后,集中探讨这样的问题:科学哲学如何借助心智认知研究的成果来完成其认知转向所要完成的任务
自明末清初天主教传教士入华以来,中国文化与基督教之间的撞击就未曾止息过,传教士虽为中国人民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尤其表现在教育、医疗卫生、慈善事业、
医学是一门充满人性的科学,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医学的人性化正在消隐,只要稍微留意一下我们今天紧张的医患关系,探究一下医疗行业成为社会舆论众矢之的的原因,就不难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研究了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机组能量变迁过程,在分析CFB锅炉蓄能动态特性的基础上,对动态过程中的能量转换进行了定量计算与比较,将经济给煤量与实际给煤量进行比较,得到经济
知识成立的条件的确证成为现代科学哲学认识论的重心。盖提尔反例的出现使“知识是确证的真信念”这一传统定义受到挑战,认识论者则开始着手研究“JTB”之外的确证条件,内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