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全程多孔灌注前房维持器连接灌注液与常规粘弹剂维持前房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方法:纳入分析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00例113眼随机分成两组,47例54眼随机分入多孔灌注前房维持器组,53例59眼随机分入粘弹剂组。主要观察指标为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次要观察指标为术中超声乳化时间、超声乳化能量、能量累积复合参数(超声乳化能量乘以超声乳化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及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的变化。结果:1、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2、多孔前房维持器组和粘弹剂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术前(183.46±14.30 μ m vs.186.83±18.50 μ m,P=0.08).术后1周(193.24±16.88μ m vs.201.44±20.88μm,P=0.02).术后1月(206.48±14.94μ m vs.209.61±18.60 μ m,P=0.07).术后3个月(205.02 ±15.69 μm vs.209.66±18.93μ m,P=0.04),两组术后不同时间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明显高于术前,且术后1周及术后3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多孔前房维持器组内高、低平均累积能量为(0.31±0.10 vs.0.06±0.04,P=0.00),粘弹剂组内高、低平均累积能量为(0.24±0.15 vs.0.05±0.03,P=0.00),两组内不同累积能量复合参数下在术后1周、术后1月及术后3月对比中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可引起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增加。多孔灌注前房维持器连接灌注液维持前房下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在术后1周及术后3月对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影响较粘弹剂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