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算法动态演化过程的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feng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遗传算法是一个以适应度函数(或目标函数)为依据,通过对群体个体施加遗传操作实现群体内个体结构重组的迭代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群体个体(问题的解)一代一代地得以优化并逐渐逼近最优解。遗传算法模拟的是自然界生物优胜劣汰进化过程。但是,作为一种智能搜索算法,它的本质内涵是什么?更具体地讲,遗传算法所依赖的基本遗传操作,即选择、交叉和变异算子何以能使遗传算法体现出其它算法所没有的鲁棒性、自适应性和全局优化性等特点?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GA算法之所以高效且具有强鲁棒性,是因为遗传算法中有“模式定理”、“建筑块假设”和“隐并行性”性质成立之故,于是到目前为止,这三个性质被看作是遗传算法理论的基石。然而,分析研究表明,这三个性质有明显的不足之处,故进一步对遗传算法机理进行深入地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遗传算法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提出种群进化力的概念。得出选择算子只能在初始种群中进行,不断重复选择算子的结果仅仅可以在初始种群中找到最大值,对于种群之外更好的个体是不可能被选择得到的,即在选择算子的作用下,种群进化力η<,s>=0;得出交叉保和是遗传交叉的重要性质,交叉保和的本质是对搜索空间的划分,搜索空间的大小由父代个体的和c确定;进而得出新的遗传算法机理解释:遗传算法是一个具有定向制导的随机搜索技术,其定向制导的原则是,导向具有高适应值的父代个体的和c所决定的“家族”方向。在这种理解下,为提高算法的效率,就是要在具有高适应值的父代个体的和c所决定的“家族”方向上搜索出更好的样本。 2)提出了一种有向交叉遗传算法。从遗传算法的机理出发,得出任何一种交叉操作都无非是在以其父代个体的和c决定的“家族”中寻找一个适应值高的后代。现有的交叉算法,如二进制交叉和十进制交叉,都只能保证所求到的后代落在上述的家族中,而无法保证所求到的后代适应值较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交叉-有向交叉算法,该算法不仅注重了个体中基因的有效遗传,而且强调种群或个体层次上的行为进化。从理论上看,该算法更符合遗传算法的机理,从效果上看,无论在求解精度还是在收敛速度上均有数量级的提高。 3)提出了一种基于在线遗传优化的自协调多模态控制方法。该算法通过加权处理,综合了模糊控制和比例积分控制的长处,使系统具有了较快的响应速度、较高的控制精度;通过采用遗传算法对加权因子的在线优化,实现了模型的自协调控制,消除了由于模型切换而引起的系统振荡。该算法设计过程简单、意义清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缩短了过渡过程时间、提高了系统的稳态精度。 本文的研究工作对促进遗传算法本身的发展以及遗传算法在自动控制领域的应用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他文献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不论在什么课程中都要培养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开展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小学开展体育这
棉花的适时采摘、田间分摘、分期收摘是关系到棉花丰产丰收,提高原棉品质的重要关键。也关系到精选良种,为来年增产打好基础。棉花的吐絮是有规律性的,大体上和开花结铃的顺
心电自动分析技术是临床检查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可以将医务人员从烦琐的图形识别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对某些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心电技术的不
本着对教育事业认真负责的态度,我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作为教学的工作重点,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作为教育教学终极目标,让学生在快乐体育中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随着原油油质变重变劣和轻质油品需求量上升,延迟焦化工艺凭借自身优势,在渣油加工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以中石化北京燕山石化公司14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DCS仿真培训系
温度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中是一种常见的而且重要的控制系统。本文将传统控制理论与智能控制理论相结合应用于温度控制的实际工程中,以SKL-1-10型实验用电阻炉为研究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是当今最高层次的核医学技术,它也是当前医学界公认的最先进的大型医疗诊断成像设备之一。本文将先进的开放式多媒体
本文研究了近年比较流行的鲁棒控制设计方法—定量反馈理论(QuantitativeFeedback Theory—QFT),并将其应用到不确定性系统的设计当中。针对某型飞机的一组模态,运用QFT设计了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难
期刊
足球课作为高校体育选修课程,备受高校学生喜爱。高校足球课程的有效开展,在活跃了校园气氛的同时,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以及足球教学评价体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