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及库水联合作用下岩质边坡动力响应特性振动台试验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nini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力资源作为绿色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我国水力资源总量丰富但是分布不均,四川、云南、西藏等西部地区集中了我国约70%的水力资源。汶川地震后,西部地区滑坡频发,研究地震与库水联合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香丽高速金沙江特大桥桥址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动力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边坡加速度响应和应变响应规律。开展了考虑库水位变化的岩质边坡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边坡模型的动力响应特性、破坏机理,特别是库水骤降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考虑金沙江特大桥桥址边坡库水水位条件、软弱结构面分布情况、地形地貌特征等因素,建立二维边坡有限元模型,开展了地震力作用下边坡动力响应特性分析。地震动输入波形为不同烈度的人工合成波;通过对计算模型施加静水压力来模拟库水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加速度响应沿坡高和坡面方向放大,最大值出现在边坡表面锚碇处。地震荷载相同的条件下,在受库水直接作用的区域,水位下降后加速度峰值明显增大,因此库水骤降不利于边坡动力稳定性。设计并开展了含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库水与地震力联合作用下岩质边坡的动力响应规律及其破坏机制。通过向模型箱中注水和抽水来实现库水位升降的模拟,运用消波装置削弱箱壁引起的库水波浪反射波。模型在库水与地震力联合作用下的裂缝观测结果表明:库水入渗加剧了边坡裂缝扩展。加速度响应结果表明:库水骤降使边坡表层的加速度放大效应更加明显,不利于边坡稳定。边坡的破坏模式为:地震诱发边坡出现沿顺倾向结构面的裂缝,地震荷载增加及库水入渗加剧裂缝扩展,出现沿顺倾结构面的贯通性裂缝;在地震力、库水入渗及库水骤降联合作用下,坡体沿顺倾结构面发生倾覆滑动破坏。
其他文献
水库水情预报调度系统关系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安全,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系统的提升迫在眉睫,而智能算法的不断完善使各国学者看到了新的契机,故本文采用改进的智能算法进行
目的随着近些年来介入技术和器械的不断改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从最初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进入到支架时代,然而支架
电能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电力运输系统的安全保障也显得日益重要。电力线缆是构成输电系统的重要基础,为了实现电能的有效运输,线缆需要跨越各种地形和气候区域进行铺设,因而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大风、冰雪等外界环境气候变化影响,造成线缆舞动和覆冰,威胁输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光纤传感系统具有长距离监测、抗电磁干扰等优点,且可以使用架空输电线缆的光纤复合地线(OPGW)光缆作
目的:本研究基于“一气周流”理论,通过运用理中通络化浊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蕴型肠上皮化生,观察其对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胃黏膜病理改善程度、病理学总
森林生物量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衡量森林结构和功能变化的重要指标。准确估算森林生物量是统计分析碳储量的基础,对更好地了解碳循环、提高森林政策和管理活动效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用电需求量的不断上升,对电网运行的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电网结构的复杂化,电气设备的多样化造成电力系统运行的随机性不断增高,此外由于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电网工作人员操作失误等因素,使得电力系统故障时有发生。故障发生后,需要尽快的对故障原因,故障点位置进行确认,并尽快恢复供电,以免进一步扩大损失。针对电网故障,进行快速的信息分析整理,故障类型诊断、故障元件定位是本课题研究
真空预压法结合塑料排水板加固新近吹填淤泥时,由于吹填淤泥具有含水率高,压缩性大,孔隙比大,渗透性低等特点,土体通常会在排水板周围发生压缩固结,而远处的土体得不到有效加
在工频短路电流的作用下,缠绕预绞丝的避雷线在预绞丝端口处将会发生断裂事故。这将严重影响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研究避雷线预绞丝端口的断裂机理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
背景与目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membranousnephropathy,IMN)现已成为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最为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该病个体预后差异较大,约50
人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土地支撑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之一。全球人口日益增多,人均耕地不断减少,这是人类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