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丽蘑生物学特性及适应性栽培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ther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丽蘑(Calocybe india),又名奶白蘑菇,是原产于印度的一种典型高温型珍稀食用菌。本文对其生物学特性及栽培适应性进行研究,考察不同培养基质和覆土材料对印度丽蘑菌丝生长的影响,同时还测试了不同碳氮源及栽培配方对其胞外酶活的影响,以及6种不同外源激素对液体培养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为印度丽蘑在我国的引种栽培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印度丽蘑菌丝生长最适宜的碳源、氮源分别为果糖和酵母膏,菌丝体生长速度分别为4.25mm/d和5.52mm/d,最适碳氮比为30/1。菌丝可在25℃~35℃正常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2℃,菌丝生长速度达到3.41 mm/d;菌丝生长pH值为5.0~9.0,最适pH值为7.0。2.设置8种不同的栽培配方进行印度丽蘑栽培试验,其中配方H的生物转化率最高,达到69.2%,现蕾时间为32.3 d,而配方C现蕾时间最早,为31.3 d。3.印度丽蘑营养成分与栽培配方有一定的相关性,配方E子实体粗多糖含量最高,为43.43 g/100g;配方C子实体粗蛋白含量最高,为37.24 g/100g;配方G子实体中粗脂肪含量最低,为6.04g/100g。配方D子实体灰分含量最高,达到14.26g/100g;配方A子实体粗纤维含量最高,为5.41 g/100g。综合各方面考虑,配方G、C、H栽培印度丽蘑子实体营养价值较高。4.采用固体和液体两种接种方式栽培印度丽蘑,液体接种后23.1 d即现蕾,比固体接种方式现蕾提早9.2 d,平均每袋产量比固体接种方式提高了 12.6%。5.分别以蔗田土、滤泥、煤渣以及三者1:1:1混合作为覆土材料进行覆土,其中以3种材料按1:1:1混合作为覆土材料产量最高,生物转化率达到65.3%。6.探索培养基质与印度丽蘑菌丝胞外酶活性的影响,以果糖为碳源时淀粉酶和CMC酶活性最高,分别为17.12 U和18.62 U,漆酶在可溶性淀粉为碳源时含量最高,为34.99 U,半纤维素酶和过氧化物酶分别在蔗糖和葡萄糖为碳源时活性最高,分别为19.33和0.35 U。CMC酶在以硫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中酶活性最高为27.44 U,半纤维素酶在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中酶活性最高为14.30U,漆酶在以牛肉膏为氮源的培养基中酶活性最高达12.03 U,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则在以酵母膏为氮源的培养基中酶活性最高分别为17.42U和23.54 U;当以硫酸铵为氮源时,半纤维素酶、漆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均较低。不同配方栽培印度丽蘑时胞外酶活性变化存在规律性。。7.一定浓度的外源激素对印度丽蘑菌丝体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随着激素浓度的增加均呈现升高后降低的趋势,GA浓度为1.5 mg/100ml的培养基中胞外粗多糖含量和菌丝生物量最高分别为6.75 mg和1.07g。2,4-D浓度为1.0 mg/100ml时菌丝蛋白质含量含量最高,为188.2μg/g,浓度为2.0mg/100ml时还原糖含量最高,达到5.54mg/100ml,均显著高于不添加激素的对照组。
其他文献
欧芹(Petroselinum crispum L.),又名洋芫荽和法国香菜等,属于伞形科欧芹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作为香辛蔬菜,食用嫩叶,鲜根、茎汁可供药用。非生物胁迫,包括温度(高温、低温)
中国是大白菜的原产地,拥有极其丰富的大白菜种质资源。国家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收集保存了1 691份(含重复)大白菜种质资源,如此庞大的资源数量给种质的保存、评价、研究和利
本文以民勤主栽的“无核白鸡心”葡萄为试材,采用50mg/L和100mg/L BTH以及25mg/L、50mg/L SA对“无核白鸡心”葡萄植株进行了处理,研究两种诱抗剂对葡萄植株抗病性的诱导和对
黄瓜是世界性的重要蔬菜作物,也是我国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由于其根系分布较浅,具有喜肥不耐肥的特点,容易发生盐害。土壤次生盐渍化已成为影响设施黄瓜生产的主要障碍
光合遗传研究是利用作物光合特性进行杂种优势评价的一种新方法,是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光合作用是植物生产的实质,是生物界获得物质和能量的基础,杂交后代植株较高
本试验以‘宝冠’番茄为试材,研究以牛粪为主构成的有机基质配方及其用量对袋培番茄生长、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先按体积比组成6个有机基质配方,分别为:PT1牛粪:砂子
中国目前是世界排名第二的奢侈品消费大国,充分的说明了中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但是中国却不是奢侈品制造大国,因此而导致了中国消费者的炫富心理尤为严重,我国必须在发展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