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基K<,2>Ti<,n>O<,2n+1>涂层表面改性生物医学材料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β钛合金和钛合金表面改性是当今钛系生物医学材料研究的两个热点,其目的是使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满足生物医学材料的要求。本研究尝试以新型β钛合金为基体,结合表面改性技术制备钛基K2TinO2n+1涂层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组织形貌、相组成和生物相容性进行了观察、分析和评估。 新型β钛合金采用合金设计的理念确定合金成分和含量,所设计的Ti-15Nb-3Fe合金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较低的弹性模量,适宜作为生物医学复合材料的基体。钛合金表面改性采用表面涂覆烧结法原位合成K2TinO2n+1涂层,涂层的结合强度由涂层合成反应和物理嵌合力而得到保证。 本文利用真空感应熔炼炉和非自耗真空电弧凝壳炉尝试熔炼钛合金,并对钛合金的组织和性能进行观察分析和测试。本研究分析了导致钛合金严重污染的原因,并对熔炼坩埚进行改进,制备了防污染涂层,发现采用真空感应熔炼炉熔炼的钛合金由于附加氧污染依然较脆,不能作为基体使用。作者对非自耗真空电弧凝壳炉熔炼的钛合金进行了显微组织结构和成分分析,并对Ti合金进行热锻加工以满足医用钛合金的力学性能要求。 作者对钛酸钾晶须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探索,分析了不同原料配比及反应温度对晶须相组成、形态和尺寸的影响。当K2CO3和TiO2摩尔比为1:4时,在1000℃下烧结1小时可制得较高质量的四钛酸钾晶须,;当K2CO3和TiO2摩尔比为1:5.5时在1000℃下烧结1小时制得了较高质量的六钛酸钾晶须。通过优化钛酸钾晶须制备工艺参数,在钛合金表面原位合成了钛酸钟表面功能涂层。在成功制备原位钛酸钾/钛合金生物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体表面氧化层对原位合成反应的作用以及固相生成与液相、气相逃逸同步进行的反应机理,并探索了基体表面粗糙度对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模拟体液培养试验评价钛酸钾功能涂层的生物活性,对涂层表面进行形貌观察和成分分析。作者分析了涂层诱导沉积钙磷的机理并比较了涂层表面性能以及钛酸钾晶体的不同结晶结构对诱导钙磷沉积能力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细胞培养实验评价复合材料的细胞毒性,比较了细胞在不同材料表面的吸附、生长状态并分析了细胞培养机理。四钛酸钾涂层和六钛酸钾涂层表面均有细胞吸附、生长,没有表现出细胞毒性。
其他文献
复合纳滤膜由于其特殊的制备过程、特殊的孔径范围具有特殊的分离性能,填补了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空白,其研究与应用已引起广大膜技术人员的关注。本课题采用聚砜基膜,以哌嗪、间苯二甲酰氯及均苯三甲酰氯体系在其表面涂层制备平板及中空纤维复合纳滤膜。 通过改变聚砜二甲基乙酰胺溶液的配比,刮制合适的平板聚砜基膜。用不同浓度的哌嗪水相、酰氯有机相,通过改变两相处理的时间和热处理的时间与温度寻找合适的条件制备性
过氧亚硝酸盐(ONOO)是一氧化氮衍生物,由一氧化氮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反应生成,它具有较强氧化性、反应活性和不稳定性,能与细胞组织诸如蛋白质、核酸、脂类生物分子、D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中国人口开始快速增长,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文章强调畜禽品种改良对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指出现代畜牧业要发展必须进行畜禽品种
作者对国内外研究翘曲变形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在综合考虑各种方法的可行性、技术难度的基础上,确定了从应力/翘曲数值模拟和实验分析角度进行翘曲变形研究的思路.作者
本论文概述了超晶格广阔的应用前景,并阐述了BaTiO3/SrTiO3超晶格材料的特点与其研究的重要性。在试验过程中,使用激光分子束外延技术制备了不同结构的BaTiO3/SrTiO3超晶格薄
该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研究发展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多角度研究探讨了高纯PAC(高浓度、高Al含量聚合氯化铝)的化学制备方法,研制出高纯PAC并对其形态分布特征、
聚丙烯(PP)是目前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聚合物之一,阻燃技术是聚丙烯材料安全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氢氧化镁(MH)是聚丙烯材料最常用的无机阻燃剂,具有无毒、环保等显著优点,但由
Si-TaSi2共晶自生复合材料作为半导体金属共晶材料(SEM)之一,具有较低的功函数、良好的电传输特性和自生肖特基结等特点。本文采用切克拉斯基法(CZ法)和电子束区熔法(EBFZM)两种定向
聚偏氟乙烯(PVDF)是一种结晶性聚合物,由于C-F键键能较高,使得PVDF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它的耐腐蚀性、耐热性、耐辐射性、耐老化性都非常优异,又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且容易通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