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银基热电材料的晶格动力学及电热输运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anf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旨在提出根据协同结构的概念寻找新型潜在高性能的热电材料,并通过三类银基材料为例指明了实现协同结构的三种不同途径。论文发现了类金刚石赝立方AgIn5Se8、类液态银锗矿相变立方Ag8GeSe6、Ag8SnS6及类黝铜立方Ag6Ge10P12三类协同结构的银基热电材料具有多尺度微结构空间特性和声子非谐性时间特性,可以协同调控它们的电声输运行为,提高热电性能。论文采用传统的熔融退火等合成方法并通过丰富的测试表征手段,研究并阐述了材料晶体结构、化学键、配位特征、弹性常数、晶格动力学及电热输运性质之间的联系,提出了通过引入共格孪晶协同调控AgIn5Se8的热电性能、通过扩展高温相温区提升Ag8SnS6的热电性能和通过活性孤对电子产生类盘状费米面实现Ag6Ge10P12优异电学输运性能的新思路。本文涉及的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以类金刚石赝立方AgIn5Se8为研究对象,借助其整体阳离子立方框架及局部扭曲的阴离子框架提出了实现协同结构的第一种途径。通过横纵波声速测试、低温比热容及变温粉末XRD的键长键角变化阐明了材料低晶格热导率与其低声速、低频光学声子模式及局域扭曲的In2-Se1四面体引起的非谐性有关。通过拟合高低温电学输运数据发现,材料在温度的驱动下载流子经历了从可变程跳跃传导到带传导的输运机制的转变。通过Zn、Cd及Ag多量等多种掺杂物来优化体系的电性能,表明它们均能实现有效调节载流子及提升电学性能的目的。过量的Ag掺杂策略能够引入更多的孪晶和层错来协同优化体系的电热输运性能。Ag1.03In5Se8样品在883 K获得了0.67的最大zT值,它的平均zT值从323到883 K为0.34,这一数值是AgIn5Se8基材料目前报道的最高值。Ag过量的协同调控作用可以为其他赝立方类金刚石化合物的优化提供参考。(2)以类液态相变立方Ag8GeSe6及Ag8SnS6为研究对象,借助其高温高对称性及动态阳离子动态无序的特点提出了实现协同结构的第二种途径。以Ag8GeSe6为例,通过高温粉末XRD结构精修,发现材料在温度的驱动下经历了从正交到立方晶系的结构相变;Ag原子的占位率随温度呈现系统性的减少趋势,这表明了Ag原子经历了从有序向无序转变的行为。通过低温比热容、晶格热导率及材料声速测试及拟合结果,揭示了由Ag离子局域振动产生的低频爱因斯坦模式、体系较大的非谐性及低的群速度会造成体系本征极低的晶格热导率。通过Se的空位掺杂手段发现能有效的优化Ag8GeSe6体系的载流子浓度及功率因子,Ag8GeSe5.88在923 K时达到了0.55的最大热电优值。银锗矿材料的高温高对称相具有高的能带简并度及阳离子动态无序的行为造成的超低晶格热导率,所以更有利于实现高的热电性能。因此,需要更大限度地利用高温相的温区来进一步优化热电性能。以硫基银锗矿Ag8SnS6化合物作为研究对象,实验上采用Se掺杂S位置的策略来延长高温立方结构的温区。通过高温比热容的测试发现Se掺杂能系统性地使相变温度移向低温,从而扩展了高温相的温区。利用高低温晶格热导率测试证实了Ag8SnS6材料拥有从低温32 K到高温773K本征极低的晶格热导率,其数值在0.61 W/mK-0.31 W/mK之间变化。结合粉末XRD结构精修参数、低温比热容及DFT声子谱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了材料无序的局域晶体结构、相对弱的化学键、rattler-like的银原子、低频的光学声子振动模式及在高温相动态无序的Ag原子行为是产生超低晶格热导率的原因。通过理论计算的声子谱、ELF及COHP的结果,证实了材料rattler-like振动、低频光学声子模式及Ag原子与晶格较弱键合的存在。通过对Ag8SnS6材料的Se固溶手段,材料体系的高温立方结构温区扩展到了低温区域,当温度为773 K时,Ag8Sn(S1-xSex)6(x=0.03)样品拥有0.80的最高zT值,这一数值也是所有硫系银锗矿材料中的最高值。扩展相变温区的方法为其他银锗矿的高温相热电性能优化提供思路。(3)以类黝同矿立方相Ag6Ge10P12为研究对象,借助其高晶体结构对称性及局域团簇结构的特点提出了实现协同结构的第三种途径。通过常温粉末XRD、高温比热容及XPS分析了Ag6Ge10P12化合物的物相及元素价态。通过低温比热容、高温热导率及声子谱晶格动力学计算,表明Ag6Ge10P12基化合物高温相对较低的晶格热导率1 W m-1K-1,这主要来自于局域振动的Ag6团簇引起的巨大非谐性。采用Ga掺杂Ge位的策略利用Ge(1)产生的高度方向性的多载流子袋,来实现优异的电学输运性能。实验结果表明Ga掺杂后的Ag6Ge10P12材料展示出从低温区到高温区10.5-13 mW cm-1K-2超高PF值,展现了该P基化合物优异的电学输运性能。结合这一材料相对低的晶格热导率和有利的PF值从而在实验上产生了最大为0.65的zT值,这一数值是目前所有多晶P基材料报道的最高值。利用活性孤对电子产生各向异性的载流子袋为实现优异的电学输运性能提高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工业园区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强大引擎,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本文以青岛高新区为研究对象,编制了2016—2020年该园区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通过情景分析探讨了其碳达峰路径,并为中国工业园区的低碳发展提出了低碳发展政策建议。研究显示,2016—2020年,青岛高新区碳排放总量从32.88万t增加至43.78万t,碳排放强度由0.47 t/万元降至0.36 t/万元。工业能耗是青岛
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开发等国家战略的推进,我国已建和待建桥梁数量众多,服役期内桥梁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桥梁的安全性与其承受的荷载以及自身的承载能力密切相关,而两者具有显著的随机性,可进一步通过可靠度研究对其安全水平进行评估。同时,服役期内桥梁承受的荷载以及自身的承载能力与时间相关,其可靠度具有时变特点。因此,掌握服役期内桥梁可靠度时变规律意义显著。由于大跨度悬索桥在区域交通中占据重
图像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由于客观因素制约或者不恰当的处理,图像在经过生成、传输或存储步骤后,最终获得的图像可能是含有噪声、模糊、对比度过低等特征的退化图像,这严重影响图像分割、识别、理解等后续处理的质量。因此,人们需要通过图像去噪、解模糊等图像复原技术尽量还原真实的图像。然而,从数学角度看,图像复原是一类反问题(inverse problem),是不适定的(ill-posed),因此图像复原
干热岩地热储层埋藏深,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等特性,为实现经济开采,必须对其进行改造。基于此,科学家提出增强型地热系统EGS(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的概念,通过人工方法(水力压裂)形成具有一定导流能力的地热储层,从而高效、经济地开采地热能用于发电。干热岩储层一般含有天然裂缝且构造应力高,水力压裂缝网扩展复杂,呈现张拉和剪切复合的模式,且存在诱发地震的安全风险。因此,
网络空间如今在我们生活中每个方面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人类生活中许多重要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网络、通信网络、互联网等都属于网络空间中的一部分。然而,网络空间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空间的出现为一些网络攻击提供了平台,一些恶意分子利用网络基础设施来实施网络攻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因此,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网络空间一直受到恶意传播行为的威胁。网络空间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恶意威胁,其中计算机病毒
2015年LIGO首次直接探测到双黑洞并合产生的高频引力波,这进一步支持了爱因斯坦(Einstein)广义相对论。双中子星并合产生引力波的同时还伴随着电磁对应体辐射,这为天体物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窗口。目前针对引力波的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和实验探测,主要集中在中高频波段10-4-104 Hz。甚高频引力波的研究尤其是微波频段108-1010 Hz是非常有意义的。宇宙早期的随机引力波背景携带着早期宇宙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容量公共交通设施(高速铁路、城际轨道、城市轨道交通等)的快速发展,以及新能源交通工具的大力推广,绿色交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距离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当前我国城市交通在实现绿色发展路径上面临着哪些挑战?如何创建更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提升出行体验感?近日,
期刊
纳米金属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而备受关注,其塑性变形机制及其微观结构不稳定性是当前纳米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但仍存在诸多争议,原因之一是无法精确、定量地表征纳米金属的三维微观结构。本文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基于透射电子显微镜的三维晶体学取向重构技术,开发了系列处理三维晶体学取向数据的程序,实现了纳米金属多种微观组织参数的全方位、多尺度、高通量表征。以该技术为基础,耦合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的原位加载技术,
科学计算是当下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中的重要环节,通常包含了海量异构的计算任务和数据。科学工作流是面向大规模科学计算任务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随着科学计算复杂度的不断提升,科学工作流的复杂度随之增加,其规模也不断增大,对计算资源的需求呈现剧增的趋势。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计算资源服务模式,它可按照用户需求提供计算、存储等计算机系统资源,并按用量收费。其中,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云能够通过网络以虚拟机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