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iC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抗氧化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li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热结构材料,C/C复合材料一般处于有氧服役环境,未进行抗氧化改性的C/C复合材料会在400℃左右开始逐渐氧化失效。在C/C复合材料中引入SiC,制备碳纤维增强碳-碳化硅(C/C-SiC)双基体复合材料,不仅能够改善C/C复合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能,还可拓展C/C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满足工业化使用需求。本文通过聚合物浸渍裂解法(PIP)和反应熔渗法(RMI)在具有BN-SiC双界面层的低密度C/C复合材料中引入SiC陶瓷基体,制备了C/C-SiC复合材料。研究了两种方法引入SiC基体所制备C/C-SiC复合材料的致密化程度、断裂模式及显微结构,综合对比了两种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特点;针对PIP法制备的C/C-SiC复合材料,采用高温静态氧化方法研究了其抗氧化性能,分析不同基体组分对C/C-Si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RMI法制备的C/C-SiC复合材料表面致密,复合材料呈脆性断裂,但SiC基体的晶粒较细。利用PIP法可制备出理论致密化程度接近于70%的C/C-SiC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呈非脆性断裂,有纤维拔出及纤维脱粘等现象。不同基体组分的C/C-SiC复合材料的致密化程度以及基体中SiC陶瓷基体的含量均会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材料致密化程度相近时,随着基体中SiC陶瓷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增大;致密化程度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程度较大。当致密化程度以及基体中SiC含量较高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可达227.9MPa。利用△T=1200℃的温度差进行热淬处理,发现材料经热冲击后弯曲强度无较大变化,材料基体中SiC含量较高的组分在经过热淬后,表现出力学性能提升的现象。在1200℃静态氧化过程中,复合材料基体中SiC含量最少的组分出现氧化现象。但在1500℃的条件下,基体中SiC含量为30wt.%和16 wt.%的复合材料内部形成了氧化物保护层,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性能。
其他文献
高分子材料具有密度小、易加工、价格低廉、击穿强度高等诸多优点,在储能材料以及储能设备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双马来酰亚胺(BMI)是一种具有较高耐热温度以及易于加工的树
拓扑优化是一种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得到最优材料布局设计的方法,能够应用于各领域实际工程中。其中应力相关拓扑优化问题成为了近几年学者们关注较高的课题。该类问题相较于只
为实现准时制生产,制造企业的零部件入厂物流已广泛应用循环取货模式。在循环取货系统中,企业通过在供应商处多频次小批量的取货满足生产线的物料需求。由于卸货口数量有限,
精准扶贫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扶贫攻坚的一项重大方略。2013年党中央出台《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办发[2013)25号)》,将精准扶
特征造型已成为当前产品建模的主流,设计特征作为设计人员表达设计意图的载体包含着特定的工程语义,利用设计特征进行产品设计可以减少重复工作、提高设计效率。但是在设计实
学术写作具有规劝性的特点,作者必须建立自身立场以说服读者接受观点,这使得作者立场受到国内外研究的普遍关注。最近几年,立场名词成为了研究作者立场的新思路,但学界对其探
近年来,细菌耐药性的问题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金属纳米微粒(MNPs)如Ag NPs,Cu NPs,Au NPs等由于具有相对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抗菌机制,使得其在抗菌领域得到了非常广
四下素(Tetracycline,TC)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抗生素,其与溶解性有机质(DOM)、金属离子在水下下中共存时可能会形成复杂污染物,从而影响其在地下水-土中的迁移与转化。因此,探
近年来,在国内外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我国上市公司的业绩出现了普遍下滑,在市场竞争日趋加剧和国内外需求萎靡之际,企业能否锐意进取、持续创新,无疑成为影响企业业绩增长和长
介绍了全固态脉冲串YAG激光毛化设备的结构及技术方案,总结了脉冲串YAG激光毛化设备的基本性能参数,实验研究了脉冲串YAG激光毛化设备的加工工艺。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