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老龄化空间分布与老年人口迁移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om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老龄化问题现在已经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老龄问题发展战略正在纳入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之中。广州市作为改革开放、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全市各区已于2004年全面步入老龄化社会,研究其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分迫切。因此,充分认识人口老龄化的演变特征、空间结构,准确把握老年人口迁移特征及其原因,将对老龄化问题的解决有积极意义,并有助于城市社会经济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计量地理学、城市社会学结合人文地理学的方法来研究广州市老龄化的演变特征与空间结构,并对老年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索解析。一方面,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来试图为广州市老龄化的演变与空间分布提供概括性的结论,同时,建立地理信息系统模型来描述广州市老龄化空间的类型与形成原因。另一方面,对广州市老年人口迁移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相关分析得出影响老年人口迁移的因素。在以上两方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老龄化问题的应对思路。通过分析,本文得到了一些探索性的结论: 首先,利用罗伦兹曲线分析广州市人口老龄化演变过程,并对90年代以来广州市人口老龄化演变特征从趋势差异、区位差异、城乡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广州市老年人口分布呈集中型,并且由于老年人口数目的增长,集中程度在缓慢上升,各区之间的老龄化严重程度相对稍向均衡发展,但广州市总体老龄化问题目趋严重。 其次,对广州市所辖的十区二市,总计162个街道(镇),选取人口老龄化典型指标,运用模糊聚类分析,得出广州市老龄化空间分布呈圈层结构。从总体上看,广州市老龄化空间结构分四个层次:位于中心区的高龄老年型、紧邻中心区的中龄老年型、位于第三圈层的成长型以及外缘区的低龄老年型。最后对广州市老龄化空间结构各圈层的特征以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再次,从老年人口迁移数量特征、迁入构成特征、迁入动因特征、迁入地域差异特征四方面对广州市的老年人口迁移特征进行了分析。从分析的结果中可以看出,老年人口迁移率普遍较低;女性总迁移率高于男性总迁移率;老年人口迁移原因主要集中在拆迁搬家、投亲靠友、随迁家属;广州市不同地域的老年人口存在迁入地域差异以及不同地域的迁入原因亦有所不同。第四,从老年人口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城市因素、经济因素四方面对影响老年人口迁移的各个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并在分析基础上得出影响广州市老年人口迁移的因素:家庭因素、城市因素、自身因素、经济因素为影响老年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因,其中家庭因素与城市因素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家庭因素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促进老年人口迁移的独特原因,老年人口迁移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老年人口发生迁移也会受到个人因素以及经济因素的一定影响,而经济因素对老年人口的迁移影响并不大。 最后,从城市规划;老年人口空间分布与相应设施分布的匹配;政策、心理层面对迁移老年人口的关注提出了老龄化应对思路。
其他文献
贵州是茶叶生产大省,是茶树的原生地和古老的茶区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茶叶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茶园面积继续盲目扩大和单产水平持续降低等诸多问题,为了优化茶
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宜居城市也从理念走向实践,多个城市也把宜居城市作为发展目标,倡导城市居民生活的舒适性、健康度和安全性。城市公园既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
沟壑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之一。由于沟蚀是该地区最重要的侵蚀方式,因此对沟壑特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的研究是黄土高原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在广泛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与
随着计算机科学及网络技术的更新和发展,数字博物馆作为信息化社会的产物,从新的角度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进行管理和利用。数字地质博物馆可实现大量且珍贵的地质标本和资源管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传统GIS正向着信息共享的网络GIS发展。WebGIS是GIS技术与Internet技术的有机结合,它使GIS的应用领域从专家系统发展到了社会的方
反思能力,是学生良好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显著的功效。从古到今,教育都十分重视反思能力的培养。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鲁迅也曾指出:“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在阶段性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和形成了进行“自我反省”的能力和习惯。学
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健康问题是当今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因此,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分析生态系统的新方法已逐渐成为生态系统管理的新目标。生态系统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