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贸易与工资差距: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58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包贸易是在国际垂直专业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最为重要的国际经济现象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加工贸易的方式成为了这一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但中国工人的劳动报酬偏低,工资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令人担忧。已有研究表明,随着国际分工水平的不断上升,中间产品的外包活动大为增加,这很可能是导致各国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工资差距扩大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外包对中国工薪差距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整理和归纳了有关国际垂直专业化与工资差距的文献后,对中国工业行业分行业的外包贸易及工资差距现状进行了描述。本文首先以Feenstra and Hanson(1997)的三要素模型为基础,分析了国际外包影响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工资差距的理论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外包对中国工业行业总体及分部门工资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国际外包和技术进步对中国工业行业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工资差距的扩大均存在明显的正效应,而国际外包对于劳动力资源密集型部门和中等技术部门的影响效应相对更强。近年来,中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参与的外包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加之中国在产业政策导向上不断鼓励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两者共同推动了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之间工资差距的扩大。在此背景下,应制定有效的分配政策,以更好地解决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问题。
其他文献
随着蓝黄战略逐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山东省面临着经济发展新契机。但当前省内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成为今后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国内外
随着世界宏观经济形势和科技发展对企业经营市场影响,我国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国有企业,作为此次经济调整最为重要的一环,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转型升级以适应新的经
就业问题作为民生之本,安国之策,一直是全社会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当前,各地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型,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业结
2007年《国务院关于规范财政转移支付情况的报告》明确提出:“增加专项转移支付,重点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积极研究创新专项转移支付管理方式,研究建立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法规体系”。按照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在当前的收入划分体系下,专项转移支付具有弥补地方承担上级委托事权或共同事务财力不足、解决外溢性产品或服务无法有效提供、保障重点支出、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功能,体现了上级缩小地区
生态省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名词,它既是一个战略目标,更是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是一个实现全省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省可以看作是最高级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