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IS/雷达融合信息的船舶避碰终端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su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的全球化和世界贸易量的大幅增加推动了国际航海业的迅猛发展,船舶的速度、数量、吨位与水域交通密度都在不断增加,导致航海事故频繁发生,这给航行安全和海洋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随着智能科技和信息产业化技术在航海领域的发展及应用,海上通信导航设备的种类和性能都在不断增加、提高,新兴助航设备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和传统航海雷达是当下船上配备最多的两类安全助航设备,它们各有技术上的优、缺点,而且它们提供的信息存在互补性和冗余性,将两者结合起来,则可实现各自技术缺陷的互补。研发基于AIS与雷达融合信息的船舶安全助航系统,可以有效的解决单一导航设备目标识别不准确与目标信息不丰富的问题,从而提高目标识别的准确性和目标跟踪的精度,进而实现船舶航行安全自动化,减轻船员的劳作强度及心理负担,确保海上人、船、货物安全。本文首先分析了AIS和雷达的电文格式,并完成了相关的数据处理工作,包括AIS和雷达数据电文的提取、数据的正确性与完整性检验、数据解码以及数据融合;其次根据相关的航海知识和海员的通常做法,通过对船舶避碰原理和船舶避碰规则的研究,对船舶避碰的过程、船舶避碰的阶段以及本船和目标船的会遇态势进行了详细划分,并给出了不同会遇局面下,让路船应采取的避碰行动策略及避碰行动幅度;然后基于融合后的数据,运用改进的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船舶避碰模型和船舶碰撞危险度评价模型;最后在所建立的模型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AIS/雷达融合信息的船舶避碰终端系统。本设计选用PC/104总线SCM/SPT2C模块构建系统的硬件开发环境,并运用软件工程理论的相关知识,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对系统的软件进行了模块化设计,用C++高级语言完成了应用程序的编写,然后利用图形界面开发工具Tilcon设计了船舶避碰终端的人机交互界面,最后基于VxWorks操作平台对船舶避碰终端系统进行了实现。运行结果表明,该终端系统不但能够在屏幕上实时的对本船信息、目标船信息以及会遇两船的相对运动信息以图形化的方式进行显示,而且能够及时的响应用户对本船及会遇目标船航行信息的查询、插入和删除等操作,实现了高效的人机交互功能,同时使用Tilcon开发的用户界面具有操作方便、视觉美观等特点,本文研究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暗孢节菱孢菌是引起四川栽培区杂交竹梢枯病的新病原,其致病机理研究不深入,特别在该菌蛋白毒素方面的研究尚为空白。本论文以该病原为对象,在研究其蛋白毒素诱导因子基础上,
为了对经济过热进行有效控制,我国政府自2003年起开始把土地政策纳入宏观调控之列,尝试通过控制建设用地总量达到抑制投资增幅的目的,土地要素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
对毕赤酵母流加培养生产植酸酶过程中的底物和诱导剂流加策略和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在生长期采用基于DO/pH在线测量的人工神经网络状态模式识别控制法(ANNPR-Ctrl)特别有效
近年来,布鲁氏菌病疫情在人、畜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健康,还影响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文章概述了目前中国动物布鲁氏菌病
以节杆菌(Arthrobacter)X7为出发菌株,经超声波联合亚硝基胍的复合诱变处理,获得1株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简写为XOD)高产菌株M3,其酶活力达到76.04 U/g(干菌体),较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熔盐电解制备Al-Tb和Al-Mg-Tb中间合金的电化学机理和工艺参数,以及Tb(Ⅲ)在铝阴极上的欠电位沉积。800℃时,在NaCl-KCl-AlF3-Tb4O7熔盐体系中,以钼丝作为工作电
油气场站作为保障管道安全平稳运行的关键环节,承担着油气的增压、计量、分输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油气管道事业的迅猛发展,管道企业对油气场站设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
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实现全面医保已成为民生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然而随着过度医疗、道德风险、套保、骗保案件的层出不穷,基本医疗保障中的信息
工程机械持续低迷,公司的发展受产品质量影响非常大,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现阶段质量管理还是以简单的检验把关为主,鉴定产品的技术要求符合性,确定合格和不合格,随着市场竞争的
目的以咪达唑仑为探针底物,通过体外肝微粒体培育体系,观察六种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补骨脂素、花椒毒酚、花椒毒素、异回芹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及一种简单香豆素即蛇床子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