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兔膀胱出口梗阻的动物模型,观察梗阻后膀胱壁组织结构和膀胱顺应性的变化,研究其病理生理发展变化的机制和关键环节。探讨多沙唑嗪(doxazosin)对梗阻后膀胱形态和膀胱功能的影响,以期可以找到合适的干预点来解除或缓解膀胱出口梗阻后膀胱壁纤维化和膀胱的低顺应性。方法:36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成4组:A组9只为对照组,B组9只为梗阻组,C组9只为梗阻加用多沙唑嗪组,D组9只为对照加用多沙唑嗪组。B组和C组均手术建立膀胱出口部分梗阻模型,方法相同。对照组只做游离,不结扎。手术后5周对4组进行尿动力学检测,检测完成后留取膀胱标本,常规HE染色观察膀胱出口梗阻后膀胱壁形态学变化。结果:5周后膀胱出现了典型的梗阻表现:梗阻组及梗阻后应用多沙唑嗪组的膀胱重量分别为(16.9±4.4)g和(8.9±5.9)g,均明显重于对照组的(2.7±0.5)g,P<0.01。梗阻后应用多沙唑嗪组与梗阻组相比,膀胱重量明显减轻,P<0.01。梗阻组膀胱容量为(64.0±24.5)ml,明显大于对照组(29.3±10.4)ml,P<0.01,梗阻后服用多沙唑嗪组膀胱容量为(42.2±19.0)ml,与梗阻组相比减小,P<0.05。梗阻组膀胱漏尿点压为(29.3±11.5)cmH2O,明显高于对照组(16.5±3.6)cmH2O,P<0.01,梗阻后服用可多华组(15.2±2.8)cmH2O,与梗阻组相比明显减低,P<0.01。梗阻组与对照组膀胱顺应性分别为(5.53±4.41)和(2.46±1.03)ml/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观察到兔膀胱出口梗阻后,平滑肌增生肥大,肌束间胶原纤维浸润显著增多,梗阻后加用多沙唑嗪可以减轻膀胱壁增厚程度。结论:(1)通过兔膀胱颈不全结扎法建立的BOO实验动物模型具有方法简便、存活率高、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膀胱出口梗阻的相关实验研究。(2)膀胱出口梗阻5周后膀胱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膀胱重量显著增加,膀胱容量明显增加;光镜观察到逼尿肌肥大,肌束间胶原纤维浸润显著增多。(3)多沙唑嗪可使降低膀胱出口梗阻后膀胱重量和容量的增加程度,改善梗阻后膀胱壁平滑肌血供,降低膀胱漏尿点压,保护膀胱功能,延缓膀胱出口梗阻后膀胱失代偿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