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2年1月1日,随着中华民国的诞生,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退出历史舞台,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国家政治制度的改变必然会引起教育的改革。教科书是教育改革最直接的体现,也是由许多专家的心血所凝结的产物。教科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系统性,是学生学习时取得知识的教辅书籍之一,也是我国教师教学过程中使用效率最高的教材。本文以民国时期流行最广、发行量最多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为研究对象,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进行归纳与总结,从而对知识进行梳理与归纳,加上深入的文本分析,主要研究《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带给现代教育的启示。从而为我国不断对教科书进行改革提供意见,以此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论文除绪论部分共分为三章,分别如下:第一章主要论述《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的出版背景、编写概况、与民初其他版本的教科书进行比较和深入文本分析其作为教科书的局限性。第二章主要论述《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对现代教材的借鉴意义,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为例进行对比,结合《共和国教科书·新修身》和《共和国教科书教授法》来谈其对现代教科书的启示。第三章论述《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对现代教育的启示,重点论述对公民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