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愈合机制探讨及华山正骨流派骨折治疗特点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j_mosquito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论文重点探讨中医正骨疗法对于临床骨折治疗的优越性,同时冀求以现代骨科医学知识对人体的骨骼及骨折愈合的通路进行深入详细的阐述,对中医骨伤发展历程以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以我国中医骨伤流派代表之一的华山正骨流派手法治疗骨伤疾病作为切入点,通过临床案例生动详实地论证中医骨伤的手法复位也即功能复位对骨折治疗的作用及科学性。我国中医骨伤是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代至今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在各个历史时期解决了人民的重大疾病问题,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萌芽于远古到公元前476年时期,在战国、秦汉时期形成了基本的骨伤理论,在三国两晋五代隋唐时期,我国的骨伤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宋元时代医学百家争鸣的局面下骨伤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升华,明清时期伴随一些新理论的提出,我国的骨伤科进入了全胜时期,新中国成立后,骨伤科进入了高等中医药教育体系,伴随现代医学的普及,骨伤理论和技术得到了巨大的继承和发展。然而从中医骨伤的发展历史来看,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无法忽视的,中医骨伤在发展过程中更过的是技术上的经验累积,而经验性的技术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传承发展起来也具有不稳定性。其骨伤理论并没有重大的突破,其理论架构还是中医基础理论为主,传统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因此其研究的方向不会是具体的人体实质性的结构研究,其理论属于非形态学的理论,然而人体骨骼是形态结构,其相对应的理论也应该是以形态学为主,涉及解剖生理病理等。在今天,中医骨伤的发展需要解决这个理论上的不足。方法:1.以现代生理解剖学知识阐释人体骨骼的组织形态结构,骨骼的生长发育以及骨骼的生理学功能;阐释骨折愈合的病理过程,愈合的条件和基础,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2.通过文献回顾我国中医骨伤的发展历程,梳理目前中医骨伤的发展状况,目前中医骨伤流派的发展脉络,重点介绍华山正骨流派发展传承、学术思想及其特色诊疗技术。3.选用股骨粗隆间骨折为切入点,详细介绍手法复位的具体操作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运用华山正骨特色手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有效率为98%,无效率为2%,其受伤原因机械伤、摔伤、砸伤较多,受伤人群中成年人中青年多于儿童和老年人。其中2%的无效率是由于病人的骨折为陈旧性骨折,其骨折发生时间已超过4周以上。华山正骨认为,如病人接受,可以再次将受伤处骨头折断,然后重新整复结论:中医正骨疗法在骨伤疾病的诊疗上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虽然现代医学非常先进,但是中医正骨疗法依然是现代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需要大力挖掘和继承中医骨伤诊疗技术。
其他文献
作为轨道车辆重要部件之一,高铁转向架的焊接质量直接影响着列车的性能。针对目前采用现有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在高铁转向架用SMA490BW耐候钢MAG焊中,出现的焊接飞溅大、电弧稳定性差、焊缝表面成形不良等问题。本文对比研究了商用CHW-55CNH耐候钢焊丝匹配不同保护气体焊接的飞溅率大小,从中选取两组飞溅小、成形好的保护气体进行熔敷金属焊接,分析两种保护气体熔敷金属的组织及性能。研制了一种新型的超低
藏药“阿夏塞尔郡”为菊科匹菊属植物川西小黄菊(Pyrethrumta tsienense(Bur.etFranch.)Ling)的干燥地上部分。主要分布于青海西南部、四川西南部及西北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是一种利用水体中散射体反射的回波的多普勒频移测量水体流速的仪器,具有较高的测速精度,适用范围广。但同时它的速度模糊问题限制了它测量范围,
目的:利用葡萄糖氧化酶(GO)制备体外人肝细胞(L-02)氧化应激损伤模型,验证藏方“甲嘎松汤”的保肝作用;研究其对L-02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发展过程(损伤后Oh、4h、22h)的影响;利
目前,人们对于粘弹性阻尼材料及其约束阻尼结构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但由于实际工程中约束层和阻尼层与基层并不能完全覆盖,导致传统的约束阻尼结构不能广泛应用。为了增强工
亚洲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驯化而来,从早前分布于南亚、东南亚、中国南部地区至今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提高水稻产量是目前育种研究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因此我们需要选择抽穗期
随着工业生产现代化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一些用于吸声降噪、隔声降噪的新材料、新结构不断被提出。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望用于汽车车身壁板或顶
弯曲荷载和海洋环境的复杂因素给混凝土结构带来严重的腐蚀破坏,表面涂层防护技术作为一种便捷有效的防护措施引起普遍关注,随着海洋混凝土结构设施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
锂离子电池作为领先的电化学能量存储装置,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便携式电子产品领域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新能源汽车等新兴储能领域的发展,对电极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商业化石墨负极材料显然已不能满足当今市场的需求。二氧化钼作为常见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凭借着相对较高的比容量、低电阻率等特性,有望成为新一代高能量密度、续航久的电动汽车所需的电极材料。然而二氧化钼作为储能器件的负极材料时,在
为探究海洋环境损伤下钢筋混凝土柱火灾后的抗震性能,本文以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ZR2017MEE029)为依托,设计浇筑四根配筋与尺寸一致的钢筋混凝土柱,通过氯离子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