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关涉生活。人的存在有生活与非生活之分。生活有两个前提,一为生活世界,二为自由。失却此二者,人便陷于非生活状态。预设生活应为自主的、完整的、现时的、审美的。审视传统课程,教室(封闭的空间)、知识(外在的权威)、师生(对峙的两极)都表明课程远离生活。原因有二:一为机械式的生活准备说;一为工具理性。旧的课程正受到严峻挑战及冲击。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课程有可能并有必要走进生活。 改革传统课程途径之一便是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回溯到卢梭的“自然教育”及杜威的“活动课程”。二者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也存在着局限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走进生活为理念,主要有三个特性,即体验性、过程性、知识的建构性。 走进生活的预设也带来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应为与难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观念的转变。其中包括教师的观念、学生的观念、教育行政工作者的观念以及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与看法。2.教师的培养。3.操作上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