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釜内合金的相分离与结晶行为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ingla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丙烯具有易加工、化学稳定性好、密度小、生产成本低等优点,然而低温冲击性差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为了提高等规聚丙烯(iPP)在塑料工业的利用价值和空间,一般采用与弹性体共混的方法。与传统聚丙烯机械共混方法相比,釜内合金方法是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方法。本论文中,我们研究了以单粒子多催化剂反应器粒子技术制备的新型iPP/PEOc(乙烯-辛烯共聚物)釜内合金材料的结晶成核、成长机理、结晶动力学以及在此体系中的液液相分离与结晶的关系。本博士论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iPP/PEOc釜内合金的成核及结晶成长机理研究:通过对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过程的热行为研究,我们发现了密度涨落诱导结晶成核和异相成核两种不同的成核方式同时存在于iPP/PEOc釜内合金材料中。结合温度分辨小角X射线散射(SAXS)和偏光显微镜(POM)实验,利用双层片晶结构模型,我们对上述两种不同成核方式得到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解释,提出了聚烯烃釜内合金材料的多重成核增长及片晶结构的物理模型。   2.iPP/PEOc釜内合金体系的等温结晶动力学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研究:我们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POM对iPP/PEOc釜内合金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结晶动力学和不同降温速率下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中弹性体PEOc对iPP的球晶生长起阻碍作用。我们利用Jeziorny修正的Avrami模型、Ozawa模型和Mo模型对iPP/PEOc釜内合金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进行研究,发现Jeziorny模型和Mo模型能较好地用来描述其非等温结晶过程。   3.iPP/PEOc釜内合金体系的液液相分离与结晶关系研究:我们系统地研究了液液相分离对iPP/PEOc釜内合金材料的等温结晶动力学、形貌和结晶结构的影响。通过Avrami模型对等温结晶的DSC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总的结晶速率几乎不受液液相分离的影响,仅与等温结晶的温度有关,结合POM数据后,我们发现液液相分离使构成结晶总速率的因素之一--成核数目减少,而使球晶线性生长速率增加,这是因为成核受密度涨落协助成核和异相成核机制共同控制而球晶线性增长速率是按照扩散控制机制所造成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结果证明了随着液液相分离时间的增加,iPP和PEOc的富集区不断粗化变大,界面总面积逐渐减小。WAXS实验表明样品的结晶度不随液液相分离时间发生明显变化,只随着结晶温度的升高而略微上升。   通过本论文,我们理解了iPP/PEOc釜内合金体系的结晶成核和成长机理,和液液相分离对结晶动力学、形貌以及结晶度的影响等等。我们的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理解iPP釜内合金体系的结构和形貌形成机理,调控结构与形貌及性能的机制提供了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多孔配位聚合物(Porous Coordination Polymers,PCPs,也被称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种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特点的多孔材料,它是由有机配体(主要为含O、N等多齿配体)与金属离子或离子簇通过自组装构筑而成的。构成多孔配位聚合物的有机配体种类繁多,除了芳香酸,还包括大多数的碱类和酯类。这类聚合物材料具有很多特殊的性
光学活性的非天然氨基酸是一类重要的结构单元,也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手性砌块。偶氮二羧酸酯作为氮源的羰基类化合物的不对称胺化反应是直接构建C-N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合成
本文分两部分。一部分研究了手性双功能硫脲催化剂实现的不对称Friedel-Crafts反应以及Aza-Mannich反应,另一部分研究了水相中的Aza-Mannich反应,都能取得非常好的结果。  
有机发光材料凭借其显著的发光特性和电荷能量转移能力激发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兴趣。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杂环化合物,二苯并噻吩及其衍生物因容易形成D-π-D或A-π-A体系,已成为一
本文采用模压成型化学发泡方法,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交联剂,偶氮二甲酰胺(AC)为发泡剂,以低密度聚乙烯(PE-LD)和乙烯-辛烯聚合物为聚合物基体材料,通过配方筛选确定最优化配
手性配体的设计与合成在金属参与的不对称催化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型手性配体的开发在不对称催化领域一直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手性亚砜作为配位基团在不对称催
血液是一类特殊的应急物资,在灾害救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应急血液保障效率,通过分析血液特性与应急血液保障的阶段性特点,并考虑运输方式对血液质量的影响,建立
由于传统的无机材料太阳能电池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等缺点,人们开始重点研究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最重要的是光敏活性层,大多数有机材料的带隙比较宽,对太阳光不能充
手性化合物的合成非常重要,几乎所有的天然产物都是手性的。在消旋体拆分、手性源、不对称催化这三种获取手性化合物的方法中,不对称催化以高效、原子经济的特点而位居首位。
非茂类的前过渡金属双核配合物由于催化烯烃聚合性能优良近年来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三齿配合物具有合成简单、配位空间开阔以及对金属中心的稳定作用好等优点;目前,尚无文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