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羊拉地区加仁花岗岩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engggaowan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滇西羊拉地区加仁花岗岩带位于古特提斯东段金沙江缝合带中部,由于其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及近年来羊拉大型铜矿的发现而备受瞩目。但该区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地质构造复杂,而且对于金沙江缝合带构造环境的认识至今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在研究加仁花岗岩带岩体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对各岩体及其中包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对比,研究加仁花岗岩带各岩体间的相互关系、岩体与包体间的成因联系,探讨研究区花岗岩体的岩石成因类型、岩浆成因与演化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加仁花岗岩带构造环境及动力学意义进行再认识。本文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通过区域地质及岩石学特征分析研究,羊拉地区加仁花岗岩带由北向南为贝吾、里农、江边、路农、加仁、曲隆等岩体呈线状分布,各岩体矿物组成以长石、石英、角闪石及少量黑云母为主,副矿物有锆石、磷灰石、榍石及褐帘石。在加仁及里农岩体中发育大量以角闪石矿物为主的暗色铁镁质包体(MME)。2、对加仁花岗岩带各岩体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各花岗岩体具高钾、低磷等特征,为高钾钙碱性准铝质一弱过铝质花岗岩,与后碰撞高钾钙碱性准铝质一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类似,同时不同岩体Si02含量与其它氧化物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表现出典型岩浆结晶分异的演化趋势特征,显示各岩体同源岩浆演化的关系;包体与寄主花岗岩组分间较好的线性关系及含量的差异,暗示岩体形成过程中存在岩浆混合作用,而岩浆混合作用具不彻底的特点。3、加仁花岗岩带岩体及包体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包体与寄主花岗岩间稀土及微量元素特征存在较明显差异,暗示包体与寄主花岗岩为两个不同岩浆混合源的产物。而所有样品Sr、P明显亏损,Rb、Th、U等元素存在重叠现象及横跨下地壳与亏损地幔范围的Nb/Ta比值等特征则进一步表明各花岗岩体的源区是以壳源物质占主导的壳幔混合源岩浆,并存在壳一幔岩浆的不彻底混合作用。4、研究区各花岗岩体矿物组合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各岩体岩石成因类型总体为后碰撞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包体与寄主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共性与异性则表明研究区花岗岩岩浆活动源区具以壳源物质占主导,有幔源岩浆的贡献的两个不同岩浆混合源的特征,且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存在壳、幔岩浆不彻底的混合作用,岩体形成过程中可能存在早期(老地壳物质)俯冲或碰撞阶段物质的加入。5、综合研究加仁岩带各岩体及包体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岩体构造环境分析及前人对金沙江缝合带演化的成果,认为研究区花岗岩体具后碰撞花岗岩特征,其地球动力学意义为昌都一思茅板块与中咱陆块碰撞挤压后期由挤压环境转变为拉张环境过程中,由底侵的幔源岩浆及中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长英质岩浆混合的产物。
其他文献
<正>今年北方的冬天来的比往年早,猪场腹泻的问题来的也比往年快,因此,抓好预防工作应该是猪场此期间工作的重中之重。冬季正是腹泻的多发季,尤其是病毒性腹泻,各年龄猪只均
良好的人文素养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素质,但实际情况却强差人意。现今中学生人本意识淡化、人文素养低下,因此必须加强对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加强中学生人文素养不仅可以促
生活是作文永不枯竭的源泉,作文记录生活、反映生活,推动生活向前发展,生活和作文是紧密相关的。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小学生作文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学生无视生活,在生活
<正>荆芥,该药香燥,有走窜化湿的作用,药性微温干嚼无苦味,用于祛风解表,宣郁除湿,疏通经络。有老中医说此药能入血分,能散血中伏热,就个人的临床经验而言,散血中伏热目前还
<正> 大事记是记载一定时期内重大事件的材料。它既是供领导和有关部门总结工作、研究问题的参考资料,也是史学研究、编修地方志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书。因此,各级档案馆(室)
期刊
由于具有防病、治病、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等功效,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业生产中被普遍使用。然而部分养殖企业不遵守抗生素使用的有关规定,抗生素持续使
<正>当走近新课程,才发现现在的孩子有说不出的难教,又觉得他们是那么的好交往,于是更多的时候,我会想当代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有一次,我在孩子的本子上写下了这么几句话:"你
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由认知和情意两个方面的能力相互交融而成的。但在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如何对青少年的智力开发和能力的培养,而常常忽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但对青少
<正> 所谓省级档案目录中心,就是以省档案馆为中心,集中全省各级各类档案馆的全部档案、资料目录,并由其负责收集、存贮、管理、控制、传递全省档案资源信息。其目的是为了充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铁路市场行业的企业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企业中人才的大量流失是导致企业的竞争力减弱的重要因素。要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要能够吸引和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