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途同归——由余秋雨现象谈读者市场的作用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k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文除前言和结语外,共分四个部分.前言部分首先提出了一个疑问,即余氏散文异乎寻常的热卖,除了作家作者对散文文体的历史性的开拓价值之外,是否还有一些文体之外的因素?第一部分:另一只手.接受美学认为: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决定着他对文本的选择、体验、理解和评价.从这一观点来看,余氏散文的异军突起必定暗合了大众的阅读期待视野,因满足了他们的某种心理需求从而被其选择认可并一呼而百应的.并进而从"对雅文化的追求","对史的关注"和"现代人因时间观念的紧迫而引发的惰性"三个方面分析余氏散文在这几点上幸运地暗合了读者的心理,成就了自己.在这一过程中,读者市场尚未左右作家的创作,但却以无比的声势向作家展示了对合其口味的作品的巨大鼓励和潜在能量.第二部分:一层秋雨一层凉.余秋雨的创作无意中被读者市场所成就,于是就被它控制,身不由己地裹挟进它的洪流中.这一部分主要分析余秋雨后来的散文创作开始对读者市场做出有意识地投合倾向:比如他的散文创作模式;他的作品再版中对雅的形式化追求;因对史的个人化理解而做出的较为偏激的判定;以及为维护学者的声誉而将一些私人性的辩解和怨恨带入作品等等方面,分析了在他后来的创作中,读者市场对他的操纵和巨大影响.同时也进一步谈到秋雨现象的连锁反应:学者散文和大散文的模仿热,作家身份多元化等等,这也是读者市场所暗含的巨大声誉与利益无形牵引的结果.第三部分:深层的置换.如果说读者市场在形式上牵引了余秋雨及其追随者的反复复制,那么深入来看,在种种喧哗的背后,也有着文本内容的深层的变化,即在他前后的创作中,由最初着重于个体文化人格到后来逐渐强调整体文化人格,由突出文化精英的文化人格到后来对民众文化人格的重视.余秋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精英意识向民众意识的倾斜,正是他在读者市场这个毁誉参半巨大浪潮的冲击下逐步培养起的一种群体的眼光.第四部分:读者市场.这一部分先举余秋雨之外的其他许多例子,包括精英文学创作的热点;流派的分化;作家的扬名渠道甚至是"精神"类文学的极端反抗姿态,都无不与读者市场的影响有着莫大的关系.并进而从整体上分析读者市场在近二十年的身份转变和读者市场自身的一些特点,全面地对其作了评判.结语部分指出秋雨散文随着余秋雨的宣传搁笔也许将要退出读者市场这个舞台了,但是作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纯文学和精英文学会身不由己地走上读者市场这个战场.
其他文献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综合素质的基本内容之一,对学生的成长学习尤其重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小学生的阅读教学,培养小学生的语感。从发挥两个主体作用,多角度拓展学生阅读
期刊
《庄子》以其多途并进的方式,绵延于唐前文学之中。这些途径在不同历史时段,无论是就其分布呈现出的此消彼长之不均衡态势而言,还是就其各条途径之渐进嬗变过程中凸显出的特异风
宋代伟大诗人苏轼,在晚年追和东晋与刘宋之交的另一位伟大诗人陶渊明,创作了124首和陶诗。作者对苏轼和陶诗的思想性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苏轼和陶诗是他晚年所造之“道”的诗性
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是指在完成一个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对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有组织地、科学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考核、分析等工作,它是以降低成本为宗
新时期教育教学课改下,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创造好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学风、班风。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不一,要想整体提高班级成绩,就要切实抓好
期刊
N,N二-甲基乙酰胺(D im ethylacetam ide,DMAc或DMA)又称乙酰二甲胺,由于能与水、醚、酮、酯等完全互溶,对多种树脂,尤其是聚氨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同时
期刊
在现有的允许需求侧竞标的日前联营市场中,每当某个时段的市场清算电价高于投标报价时,需求侧的兆瓦级购电竞标就被拒绝.由于用户不参与通过削减供电量来牟利的商业运作,因此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是二十世纪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洛丽塔》曾是世界著名的禁书.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声誉在不断地增长,今天,他已是欧美文学界公认
预算编织人员认真负责做好预算编织工作,要求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管理控制施工阶段的造价预算控制.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市场变得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批和调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