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伟大诗人苏轼,在晚年追和东晋与刘宋之交的另一位伟大诗人陶渊明,创作了124首和陶诗。作者对苏轼和陶诗的思想性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苏轼和陶诗是他晚年所造之“道”的诗性阐释。作者所理解的苏轼之“道”,用苏轼自己的话说,就是“物莫吾测而德充”。它是以儒家伦理原则“仁”为核心,辅之以宋代各种文化成果修为而成。苏轼之“道”,类似于道家所描述的万物生长总原理的自然之“道”。实际上苏轼就是以自然之“道”为理想模式提出自己的修为境界。作者结合苏轼晚年的出处行迹,结合苏轼对《易》、《论语》等典籍的阐发,来申明苏轼之“道”。作者在具体分析苏轼和陶诗时,将和陶诗详细划分为六个部分,以从不同的方面探讨苏轼之“道”在诗中流露的各种样态。作者还论及了苏轼之“道”的悲剧性,以引起人们对苏轼之“道”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