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特征,能够创造意象,提供思想的自由空间,在充分的想象中给以儿童精神上的影响。利用儿童文学作品进行有效的叙事德育,可以帮助儿童在阅读体验中发展道德认知,培育道德情感,有助于预防和改正儿童道德失范行为,对于儿童的道德成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研究试图通过儿童文学阅读弥补农村小学生在精神成长过程中的缺失和不足,并探寻儿童文学阅读对于农村小学生道德启示的具体表现。为达成研究目的,研究者尝试进行行动研究,在我国皖北地区的农村选择一所小学开展儿童文学阅读活动,研究对象选取小学高年段五年级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读书笔记、访谈等方式获得研究所需资料,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此次研究的结论。论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交代了研究的缘起,儿童文学德育价值的相关文献综述和核心概念的界定。主体部分按照行动研究的思路进行呈现:第一章是问题的发现与分析,交代了本研究针对的农村小学生道德成长面临挑战、儿童文学阅读对于农村小学生道德成长作用难以发挥的问题,在问题聚焦的基础上明确了本次行动研究的目的。第二章研究设计介绍了本次研究活动的开展方案,包括研究方法、研究参与者、研究阶段设计等内容。第三章呈现了研究的实施过程,包括进场、活动开展、资料收集等过程。第四章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得出儿童文学阅读对于农村小学生道德启示的具体表现,并针对本次研究进行了反思和总结。本研究发现:儿童文学阅读对于农村小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能够培养他们的道德敏感性,具体表现在对于关爱、友谊、同情、爱心、互助等德目的认识和理解上。其次,儿童文学阅读可以帮助农村小学生发展道德判断和反思能力。学生通过阅读丰富了自身的道德生活体验,在不同的故事情景中进行道德判断并能够结合自身进行道德反思。最后,儿童文学阅读带给农村小学生的道德启示主要指向同伴交往、家人相处以及个人成长三个方面,作品本身的鲜明特点以及农村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是促成学生以上道德启示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