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徽州戏场建筑形制研究

来源 :安徽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bug_c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场建筑是戏曲表演的载体,是古人宗教、民俗、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公共活动最为频繁的空间之一,它反映着礼制、神权、民俗、艺术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本文中所研究的戏场建筑不仅仅指狭义上的戏台,还包括了享堂、寝堂、庑廊、天井等附属建筑,是一个群体概念。本文在对明清徽州各类型戏场建筑调研测绘的基础之上,深入研究徽州地区戏场建筑的形态与空间构成以及戏场建筑的构造做法与装饰特征,有助于人们系统深入地了解这一特定类型的建筑。这里,笔者首次尝试从建构层面解读明清徽州戏场建筑,通过大量的构造图与做法说明为古戏台的修缮保护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对明清时期徽州地区及其周边受徽文化影响的区域如泾县、宁国,现存近20座戏场建筑的实地调研,对其遗存情况与基本特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根据其功能特点划分为宗祠戏场、公共戏场、神庙戏场、宅园戏场四个类型。通过图片、表格与文字的形式对现存明清时期徽州地区戏场建筑的情况作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主要对明清徽州戏场建筑的规划选址与建筑空间布局进行研究。从规划选址上看,明清徽州戏场建筑遵循“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包括负阴抱阳、村落水口与八卦核心三种选址模式;在建筑空间布局上具有朝向规律、等级分明、依附仪门、中轴对称的特点。根据其建筑空间布局特点,作者将其空间提取为引导空间、入口空间、表演空间、观戏空间、仪式活动空间与祭祀空间六类,并结合测绘和修缮复原图纸以及照片的展示,对每个空间的形式设计进行总结。第三部分,主要对明清徽州戏场建筑的结构类型与构造做法进行分析。根据其构造特点,将构造分为结构性构造与装饰性构造两个部分。在结构性构造中,从构架体系、支撑体系、屋面体系三个方面对构件形态与构造方式进行归纳整理,通过论述其具体做法,凝练总结结构形式特征;在装饰性构造中,论述了明清徽州戏场建筑装饰色彩、装饰题材、装饰技法和装饰性格的一般特征,重点选取藻井、轩棚、屏门、挂落、栏板等典型构件加以分析,并简要探讨了一些特殊构造的声学作用,凝练总结其装饰艺术特征。最终,形成对明清徽州戏场建筑形制的全面理解。
其他文献
近年来,高校扩招及院校合并、升格改制、创立综合型大学等政策引发了全国各大高校建设新校区的热潮。面对如此庞大的校园,仍采用单一功能分区的规划方式进行建设,则出现了一
城市空间增长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表象,农业用地之于城镇建设用地的不断转化是城镇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选择。然而无序的蔓延、低密度的扩张带来的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是城市可持续
青岛开埠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台东镇作为青岛最早的居住区之一,其有着极具特色的街区布局、建筑形式以及淳朴的民风和祥和的居民大院,在现今青岛德式建筑、里院建筑备受学术
学位
信息化时代与知识经济正充斥着传统的大学教学模式,伴随着教学体制的革新,传统大学校园建筑空间展现出使用寿命低、功能单一、空间固定、氛围单调等诸多问题,能够应对大学校园未
寒区基层连队营房是军队营房类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战备、训练、生活、学习、文体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基础设施,是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强军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研
学位
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于傍水而居。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穿越城市的河流有很多已经不再扮演运输和生产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它们在城市中肩负起新的责任,成为展示城市面貌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解决城市住房问题,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住宅建造活动。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在大拆大建的号角声中,很多城市老旧住区灰飞烟灭,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这种粗放
中国有着悠久的城市营建历史,积累了深厚的城市营建经验,无论是都城的择址与营建,还是地方城市建设都着力与周边山川形胜取得各种关联,从而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格局。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