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权利意识的不断觉醒,世界刑罚的发展趋势也由野蛮走向文明,由感性趋于理性。社区矫正在顺应这一历史潮流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作为一种在社区内进行的刑罚执行方式,旨在避免监禁刑的弊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努力促进罪犯的再社会化,对降低监狱行刑成本缓解监狱压力,促进社会稳定等有重要的意义。我国从20世纪初开始局部试点到现在的全面试行,通过几年试点工作,各地一直在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社区矫正体系,在实践中也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目前就我国而言,社区矫正水平还较低,与发达国家的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社区矫正制度还需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因此,还应加深对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为建立合理的社区矫正制度提供一些合理建议。正是基于此,笔者选择了社区矫正这个论文题目,以其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本文内容除前言与结语主要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关于社区矫正的一些理论知识。包括社区矫正的概念、特征、理论基础等等。第二部分主要就我国的社区矫正实践情况做了介绍。详细介绍了北京和江苏两地的试点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国社区矫正所取得的一些成就:构建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基本框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同时也总结了在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社会民众的不理解,立法上的滞后,现行社区矫正的执行内容与现行法律有冲突,适用对象存在问题,现有社区矫正模式的局限性以及社区建设的落后严重制约了社区矫正的发展。第三部分是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针对在实践中已经发现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完善措施。笔者的创新点在于在增设听证程序里赋予了参与听证人员的决定权以及将酒驾这一类人纳入了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