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半导体基光催化剂的晶面电荷分离效应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ke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半导体光催化反应中,光激发产生电子和空穴的有效分离和迁移是提高光催化效率的关键问题。科学家们为解决光催化中电子和空穴的分离这一核心科学问题进行了不懈努力,如构筑异质结、p-n结、异相结和晶面间电荷分离等来实现。本论文主要围绕具有等同晶面和不等同晶面的半导体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具有等同晶面和不等同晶面的半导体电荷分离情况以及光催化活性,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选择了具有等同晶面的立方体形貌的NaTaO3半导体光催化剂作为研究模型,发现其立方体表面均能够发生光还原金属和光氧化金属氧化物反应,说明在同一晶面上电子和空穴的反应位点均存在。随后研究了在光催化分解水的过程中,同一晶面上电子和空穴如何分离,参与水分解反应。论文选用Ni O作为助催化剂,部分NiO在光催化过程中被电子原位还原为金属Ni作为还原助催化剂,发生质子还原反应,而NiO作为氧化助催化剂,发生氧化水反应。即在等同晶面条件下,光生电子和空穴是在Ni和NiO双助催化剂上得到分离,从而实现分解水反应。(2)半导体光催化剂的不等同晶面上电荷分离研究探索。合成了具有不同(110)和(111)晶面比例暴露的金红石相TiO2,以此为模型研究了不同晶面之间的电荷分离现象。实验探索认为金红石相TiO2(110)和(111)晶面本质上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使得在光沉积中光生电子和空穴向不同的面迁移,使得金属选择性沉积在(110)面上。进一步实验研究表明在光催化产氢反应中,金属助催化剂选择性沉积在(110)面的金红石TiO2相对于金属助催化剂在(110)和(111)均存在时显示出更高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空间上的电荷分离效应对于有效地构筑光催化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3)探索选择性沉积双助催化剂构建晶体基人工光合成体系的可行性。本论文选择了能够实现分解水的层状钙钛矿材料BaLa4Ti4O15,选择性在其正面和侧面上构筑还原和氧化助催化剂,探索其是否能够有效提高分解水活性。初步实验表明能够选择性构筑双助催化剂在特定的晶面上,但是不能有效提高光催化分解水效率。本论文的另外一部分工作是探讨了PdAg合金核壳结构金纳米棒的可控合成,光学性质以及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其他文献
阿卡波糖具有良好的降血糖效果,自上市以来便成为治疗Ⅱ型糖尿病的理想药物。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急剧增加,阿卡波糖的市场需求逐年增长,展现出广阔市场前景,然而国内
范增平先生邀我为《生活茶叶学》作序 ,以本人的学识、身份 ,尤其是对“茶”的无知 ,实在没有为范先生的新作写序的资格。如果一定要我找出点理由 ,那便是自 1 997年 1 0月以
期刊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甙(rt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 multi-glycosides,TWG)对角朊细胞株(COLO-16)的增殖抑制及对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免疫性皮肤病的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二苯胺及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测细胞bcl-2及bcl-Xs mRNA表达。结
环己烯因其具有活泼的碳碳双键,在医药、食品、染料、聚酯材料等精细化学品中应用广泛,可用于制备环已醇、已二酸和已内酰胺等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学品。苯选择加氢制环已烯路线
在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中,“教”与“学”构成了一对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情感既是英语教学的手段,也是英语教学的目的,起着激发、推动、引导和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作用,直接影
长期以来,运动感知一直是心理物理实验的重要内容,也是神经生物学和计算神经科学等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吸引了国际上许多著名学者的关注和投入,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对揭
【目的】有机碳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沙地樟子松是我国北方风沙区农田防护林和防风固沙林的重要造林树种之一,通过对不同生物气候带沙地樟子松
汇集五种现代化通信手段建设全区金融信息通信网人民银行内蒙分行科技处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对金融管理现代化提出了迫切要求。为此,江泽民主席亲笔题词:“尽快实
刑法第292条第2款的性质认定在学术界存在很大争议,既有学者认为这是想象竞合犯、也有学者认为这是法条竞合犯,还有学者认为这是结果加重犯,另有学者认为是转化犯。本文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