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互动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bestsoluti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强调个人、家庭、社群、国家乃至整个自然界的秩序与和谐,以此构建个体伦理、社会关爱以及家国情怀三个层面价值主张的均质化,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意旨高度吻合。从互动的意涵来看,是历史脉动的延续、民族精神的传承以及时代使命的召唤。从互动的目标来看,回答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总问题、指明政治价值体系的培育走向以及建构引领社会思潮的话语体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表现在国家建设层面,即恪守“民富为先”的王道主张、“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文明以止”的时代表现、“保合太和”的气质契合;在社会建设层面,应培育“为仁由己”的德性规则、“爱无等差”的具体升华、“去私就公”的正义原则、“唯法为治”的正向引导;在个体层面,应树立“匹夫有责”的现代内容、“敬业乐群”的责任意识、“至诚天道”的个人矫正、“仁者爱人”的忠恕准则。这些教育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三个层次的逻辑是对应的。与此同时,优秀传统文化能在结构、观念与逻辑上,为两者之间互动提供“以人为本”、“古今对话”与“教化合一”的基本方向。建构人本主义的对话机制,是古今间价值对话的重要手段,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的“传统元素”与“中国精神”。基于上述前提,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表现在:个人信仰与价值的培育能够带来社会与国家的长远进步;社会的稳定是个人成长与国家兴盛的保障;国家与民族的伟大复兴能带来社会的繁荣与个人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极大改善。吸收传统养分,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为这个时代精神的“真正的哲学”。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高低最终体现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何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最重要课题。近年来,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要求。而我国是农业大国,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
自党的十八大会议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刻阐释了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各类社会化媒体平台的崛起,一种借助网络而兴起的草根公益——微公益,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蔓延发展起来。微公益的出现使得每一
急救车乱收费、高收费问题一直为社会所关注。记者11日从山东德州市120急救调度指挥中心了解到,该市所有救护车开始试行按计价器打表计费,院前急救项目收费标准也将在救护车内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相当数量的当代文学作品(超过230部)改编成电影并获得成功,相关研究应当得到重视。目前的改编研究忽视了电影导演这一改编的中心环节,本论文将致力于此。论
环境恶化、能源危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日益凸显,突破资源瓶颈的最终出路是发展低碳经济。伴随后京都时代的到来,提升企业自身的低碳竞争力成为维持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建立高校科研公共服务平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基于集对分析的公共服务平台绩效评价方法进行研究。由评价应用实例证明,此方法的简单、准确、客观。
补料分批式青霉素发酵的机理模型已得到深入研究,但是模型往往难以用于补料的优化和批次内的控制。为了对模型进行优化控制,针对Birol等提出的青霉素发酵非结构动力学模型,合
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企业有望凭借强大的数据资源优势快速实现规模扩张,实体零售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一方面是传统店铺式企业被迫调整转型,另一方面消费需求的多样性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