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醇和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的神经保护作用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gaobaobao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帕金森(PD)和脑缺血损伤模型为例,采用原代皮层纯星形胶质细胞培养体系、皮层或中脑纯神经元培养体系以及中脑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混合培养体系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梓醇和PBEF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保护作用和机理,主要内容如下:1.梓醇的神经保护作用梓醇在纯星形胶质细胞培养体系中的神经保护作用。一方面,采用H202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结果发现,梓醇能够明显提高细胞活力,减少细胞内ROS的形成。此外,梓醇还通过增强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谷胱甘肽代谢循环中关键酶的活性以及降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在总谷胱甘肽(GSx)中的比例,从而抑制H202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但是,梓醇对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增强作用却并不明显,说明梓醇在此损伤模型中潜在的保护机制主要是增强谷胱甘肽代谢循环效率以及抑制ROS生成。另一方面,采用脂多糖(LPS)与干扰素-Y(IFN-Y)共同刺激星形胶质细胞诱导炎症反应,结果表明,梓醇显著抑制了一氧化氮(NO)和ROS的生成,削弱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此外,梓醇还明显下调了相关炎症基因iNOS、环氧化酶-2(COX-2)和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梓醇的抗炎作用是通过调节核转录因子-kB(NF-KB)的激活以控制下游炎症因子的表达与释放,从而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激活诱发的炎症反应,最终实现神经保护的目的。梓醇在中脑纯神经元培养体系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利用鱼藤酮诱导中脑神经元损伤以模拟PD的发生,通过细胞形态学、免疫组化以及流式细胞分析,发现梓醇能够有效地抑制鱼藤酮诱导的中脑神经元凋亡或坏死。更进一步,发现梓醇是通过调控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以抑制iNOS表达与NO释放,从而使神经元免于变性死亡的命运。梓醇在中脑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混合培养体系中的神经保护作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临床以及生化水平上的神经毒素,可以模拟PD的发生。其主要作用机理是:MPTP先被星形胶质细胞内的单胺氧化酶-B(MAO-B)转化成有毒性的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然后被神经元选择性吸收,并且损伤神经元的线粒体造成功能紊乱,而最终导致神经元变性死亡。本研究中,利用MPTP分别处理中脑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混合培养体系,以进一步探索梓醇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潜在的保护机制。结果发现,梓醇预处理明显削弱了神经元变性死亡的趋势,其保护机制涉及对线粒体功能的改善,主要体现在:增强了线粒体复合物I活性,阻止了线粒体膜电位(MMP)的损失,抑制了ROS的产生与Ca2+超载以及降低了线粒体通透性转运孔(MPTp)的开放度。2. PBEF的神经保护作用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PBEF)是烟酰胺(NAM)转化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过程中的限速酶,在NAD+生物合成补救途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最近以小鼠为对象的研究表明,PBEF主要在野生型(+/+)以及半敲除型(+/-)小鼠的神经元中表达。采用光栓法建造脑缺血模型,发现与PBEF+/+相比,PBEF+/-小鼠更容易受到损伤而导致更大的缺血面积。本研究以原代小鼠皮层神经元为实验对象,采用氧糖剥夺模型(OGD)以及谷氨酸神经兴奋性毒性体外模拟脑缺血缺氧损伤,继续探索PBEF在脑缺血缺氧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作为PBEF的底物与产物,NAM和NAD+在OGD以及谷氨酸诱导的神经损伤模型中表现出较好的神经保护作用。利用PBEF特异性抑制FK866展开进一步研究,发现FK866的处理会加剧OGD诱导的神经损伤,表现在降低的细胞活力和NAD+水平上;而且,在谷氨酸诱导的神经兴奋性毒性损伤中,野生型PBEF过表达的神经元表现出更强的生命力,提示作为NAD+合成的限速酶,PBEF在脑缺血缺氧损伤模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对线粒体功能的检测与分析,发现外源NAD+与NAM的补充明显削弱了OGD与FK866引起的线粒体生物合成障碍。此外,野生型PBEF过表达的神经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谷氨酸诱导的MMP损失,提示PBEF的神经保护作用一部分是通过对线粒体功能的调节和优化实现的。
其他文献
在当前的企业工作流应用中,工作流管理技术已经得到了非常深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以工作流技术为载体来推动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流转。但是,随着业务规模的日趋庞大以及业务需求
蛋白磷酸酶2A (Protein Phosphatase 2A, PP2A)是真核生物蛋白磷酸酶家族中表达最为丰富的成员之一,它通过对蛋白质丝氨酸及苏氨酸残基的去磷酸化作用进而调控多种细胞进程,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B抑制剂哌立福辛(perifosine)、神经酰胺C6(ceramide)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自噬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哌立福辛与神经酰胺C6联合用药的协同机制,为
我国的证券市场是典型的"散户市场",其中机构和中小投资者分别占有一半的市场份额,所以,中小投资者不仅是证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也是带动证券业繁荣发展的主要动力。文章通过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热毒宁注射液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支原体肺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化痰止咳、退热等对症基础治疗。对
<正>胃癌发病率在当前世界常见恶性肿瘤中占第4位,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第2位。肿瘤复发及转移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原因,早期胃癌患者即使经根治性手术仍有50%左右术后因各种复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在植物体中转录因子通过与顺式作用元件相结合对功能基因进行转录调控,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文中综述了WRKY转录因子的特点及分类,以及拟南芥对环境胁迫进行应答过程中WRKY转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登记薄将其分入对照
目的: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神经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及化疗等多模式治疗相结合,但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仍然不令人满意。局部复发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