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定程度上,许多环境问题直接或间接地由公众的日常行为导致,如不节约用水可能带来地区性的水荒问题,更换电器过于频繁会带来电子垃圾污染的问题。因此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对公众的生活习惯进行科学的引导,促进公众环境友好行为的形成。引导的方式除了进行科普、国情的宣传教育外,在法治的社会,还应该发挥环保法制的促进作用,通过一系列的管制、激励机制对公众环境行为进行调整。对于“环境友好行为”的研究已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环境社会学、环境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从不同的视角探讨影响公众环境友好行为形成的主要因素为环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