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频的单人步态识别研究与实现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6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步态识别通过分析行人行走序列中的姿态与动作来判断身份。较之于其它生物特征,步态具有不受图像分辨率低和距离影响、无需目标主动参与,难以掩饰等优点。然而,传统步态识别方法的具体应用效果依旧会受到行人的衣着、背包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基于轮廓序列和基于骨架序列的这两类步态识别方法进行结合,并对其实现方法和具体应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首先,针对使用传统背景差分法获取的步态轮廓图在质量、实用性和鲁棒性等缺陷,本文设计了基于属性信息引导的步态轮廓序列识别方法。该方法使用人体实例分割技术,获得更精准的步态轮廓图,提升了在实际场景中的运行速度和通用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在识别网络的学习中加入属性分类任务,增强模型对衣着和背包等复杂状态的识别能力。此外,引入多尺度时间特征提取模块,使得本文所设计的网络模型能够融合不同时间尺度信息,形成更具判别力的时空特征向量表示。而后,针对不同衣着和背包场景下步态轮廓图中的身体部位粘连、遮挡、与正常场景差异大等问题,本文使用人体骨架信息进行识别,来减弱上述问题造成的影响。核心思想在于使用深度学习方法,提取原始图像序列中的人体骨架关键点,据此构成步态骨架图结构以辅助后继步态识别。在具体实现中,本文引入多个相同的时空图卷积模块,使得所提取的步态骨架序列能充分融合空间维度与时间维度两方面的特征信息。最后,在前述两项工作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一种对步态轮廓图和步态骨架图进行多源信息融合的步态识别方法。该方法将步态轮廓与步态骨架相关的时空特征向量进行合并,据此构建出更为有效的行人步态综合特征向量。通过将所提取的步态特征向量与步态特征数据库进行带有权重的相似度度量,进而对其身份进行判别。本文在CASIA-B步态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较之于仅根据轮廓序列或骨架序列信息来进行步态识别,综合两类信息能够取得较大程度的准确率提升。综上所述,本文所提出的基于信息融合的步态识别方法能够充分利用两类步态信息进行补充和促进,为后继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改进方向。
其他文献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软测量技术已取得了很多成果,软测量技术的关键在于构建和辨识软测量模型,本文以一类软测量模型为研究对象,展开模型参数估计工作。首先,分析本文软测量模型的结构特征,分别建立了单率情况和双率情况下的软测量参数估计模型。此外,介绍了常用的滤波性能评价指标——相对误差和均方误差,以及非线性滤波在均方误差意义下的后验克拉美罗下界(p CRLB),并针对本文的软测量参数估计模型,分别给出了参数时
图像修复一直是数字图像处理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因为它在文物修复,老照片修复,医疗成像等领域应用广泛。图像修复有多种模型算法,它们的本质都是利用图像未破损区的背景信息并应用某种算法对破损区进行修复。利用偏微分方程尤其是热传导方程对图像进行修复是其中一种修复方法。其利用破损区的边界信息,应用偏微分方程将边界像素值扩散进破损区从而达到修复目的。传统意义上,求解热传导方程需要用到有限差分的方法。然而对于较
太赫兹(THz)波由于其特有的电磁特性已经成为各国竞相研发的热点,然而高效廉价的THz功能器件的不足限制了THz技术进一步的发展。由于一维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的光学各向异性,近年来基于一维纳米材料阵列的THz调控器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规模化制备和性能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与挑战。Ni纳米线具有良好的磁学特性,在溶剂中能够被外磁场精确控制从而制备出大面积的、厚度可控的有序纳米线阵
2019年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关键的一年,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相并列的类型教育开始自上而下的新一轮改革。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落脚点,也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本论文在调研北京市校外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过程中,发现培训机构与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基础薄弱、合作方式单一、合作内容单薄、合作前景黯淡。但如此现状并不符合本轮职教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培训机构作为既有教育教学资源又具备企业特质
范畴转换理论作为现代认知翻译学的重要翻译方法,为翻译研究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范畴转换理论指导下,翻译打破了传统二元对立的语言转换模式,成为由源语范畴到目的语范畴的动态转换过程。其研究层面也由单一语言层面的范畴转换扩展至语言范畴与非语言范畴两种层面的转换,更加全面地诠释了翻译的认知机制。但就目前相关翻译作品统计,该翻译理论主要应用于政治、经济与科技等文本,在外交史文本翻译的专门研究还非常少。因此本
石油沥青是原油加工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其成本低,来源丰富,2019年中国石油沥青的全年总产量达5039万吨。目前石油沥青主要被应用于道路建设和燃料等领域,经济利用价值较低。实际上石油沥青含有丰富的稠环芳烃,并且碳含量高,灰分含量低,因此石油沥青有望成为规模化生产新型碳材料的理想原料。同时,多孔碳以及碳基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储能领域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因此,开发出将石油沥青制备为
随着现代电子设备不断集成化、小型化,对器件散热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解决大功率器件高效散热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研究任务。研究用于散热领域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散热性能是至关重要的。文献表明3D热网络结构可以更有效地改善基于聚合物热界面材料(TIM)的传热性能,因此本论文以碳基材料(松针衍生碳(PNDC)、碳纳米纤维(CNF))为填料,构建高度取向化的导热骨架,制备不同结构的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进
开发环境友好且工艺简单的缓释肥料是当今农业与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环境友好聚合物的一个新兴应用方向。本研究提出了以高分子/尿素包合物作为缓释肥料的新设计思路,采用一步法制备了可降解聚酯/尿素包合物颗粒。研究了不同包合物体系的尿素缓释行为和结构演化过程,揭示了包合物的尿素缓释机制,建立了高分子链结晶能力与包合物缓释性能间的关系,并评价了这一新型缓释肥料对植物生长的促进效果。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
工业无线网络(Industrial Wireless Networks,IWNs)主要实现对工业生产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目前正面临着低功耗、低时延等严苛的要求。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在单一资源上叠加多个用户信息,接收机使用干扰消除算法进行多用户检测与分离,可以实现多用户的并行接入。本文面向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Power
气体扩散层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反应气与生成水的重要流通通道,其内部结构相关性质对流体流动研究非常重要,已成为众多研究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利用随机结构重建方法和XCT断层扫描重建方法,获得气体扩散层结构的数学模型,并研究了其空隙率、空隙分布、几何迂曲度、水力学迂曲度等孔隙性质。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了其内部气体和液体的流动状态,并与孔隙性质相关联。研究结果表明,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