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单级自养脱氮功能型菌群特性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w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短程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的单级自养脱氮(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over nitrite,CANON),作为一种高效低耗的简捷脱氮工艺成为目前国内外高氨氮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该工艺通过控制溶解氧(DO)浓度分别在生物膜的不同厚度形成好氧区和厌氧区,使好氧氨氧化菌(AOB)在好氧区将氨氮部分氧化成亚硝酸,产生的亚硝酸与部分剩余的氨氮在厌氧区发生ANAMMOX反应生成氮气。研究表明,包裹无纺布的多微孔炭管作为生物膜载体和供氧装置的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凭借其高效的氧传质速率、巨大的生物膜载体比表面积和内外分层的特殊生物膜结构在运行CANON工艺中具有更多的优势和更大的应用潜力。整个实验过程的关键是通过对曝气膜内腔压力的控制来调节生物膜内的溶解氧浓度,使生物膜形成好氧层和厌氧层共存的分层结构,从而使两类代谢条件完全不同的细菌能够和谐共生在同一个反应系统中,进而实现单级自养生物脱氮。由于MABR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生物脱氮过程主要是由好氧氨氧化菌群(AOB)和厌氧氨氧化(ANAMMOX)菌群相互作用,协同代谢的过程,所以反应器出水中含氮化合物浓度的变化必然与反应器中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和组成发生的规律性变化相关联。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功能性菌群在反应器运行的不同条件时的结构组成,来探讨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与反应器出水中含氮化合物浓度的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迄今为止,关于该方面的研究国内外还鲜见报道。本试验利用特异性引物的巢式PCR(Nested-PCR)、PCR-DGGE和特异性探针FISH等分子技术,研究了单级自养生物脱氮系统中膜曝气生物膜上好氧氨氧化和厌氧氨氧化等主要功能型微生物种群的结构组成和动态变化,以期解释反应器单级自养脱氮过程中的反应机理,从而为进一步优化反应器运行条件和结构设计,增强反应器的脱氮效率提供科学依据。实验中启动反应器采用先培养驯化好氧氨氧化污泥,随后再次接种成熟厌氧氨氧化污泥的方式。首先接种普通硝化污泥启动反应器,通过对膜内腔压力的适当控制逐步降低反应器溶解氧浓度,实现亚硝酸盐的积累。然后再次接种取自升流式无纺布固定床反应器富集培养的厌氧氨氧化污泥,使无纺布上形成好氧氨氧化菌与厌氧氨氧化菌稳定共存的膜曝气生物膜,从而实现单级自养生物脱氮。通过对反应器运行不同阶段的生物膜进行分析来研究生物膜内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⑴实验中,采用包裹无纺布的多微孔炭管为膜组件的MABR成功的运行了基于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的单级自养脱氮工艺。在TN容积负荷为960 mg L-1d-1, HRT为6 h,曝气膜内腔压力为0.015 Mpa,反应器温度35℃,pH值为7.8的条件下,容积总氮去除率可以达到0.766 kg N m-3 d-1。⑵膜曝气生物膜的批式实验结果显示,好氧氨氧化反应主要发生在靠近曝气膜壁侧的生物膜内,厌氧氨氧化反应主要发生在靠近水体侧的生物膜内。⑶用特异性探针EUB338 plus,NSO190,AMX820和PLA46对膜曝气生物膜进行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膜曝气生物膜内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生物膜内结合探针NSO190的好氧氨氧化菌主要分布在生物膜内靠近曝气膜/生物膜交界面的好氧区域,而结合探针AMX820和PLA46的ANAMMOX菌则主要分布在生物膜内靠近水体侧的缺氧或厌氧区域。这种以好氧氨氧化菌为主体的好氧层和以ANAMMOX菌为主体的厌氧层共同存在的生物膜分层结构,使两个微生物群落间在合作共生、代谢平衡,从而实现单级自养生物脱氮。⑷利用特异性引物的巢式PCR(Nested-PCR)和DGGE对不同运行阶段的膜曝气生物膜上的氨氧化菌群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氨氧化菌群的DGGE条带在不同时期形状不同,揭示氨氧化菌群结构随着反应器溶解氧浓度的逐渐降低而发生变化。在稳定运行单级自养脱氮工艺的MABR系统中,膜曝气生物膜内氨氧化菌群的种类不是很丰富,第101 d的生物膜样品的DGGE共含有三个明显的条带。切胶后测序显示,三个条带所代表的细菌和已报道的Nitrosomonas菌属的基因序列具有极高的相似性(>99 %);另一方面,巢式PCR(Nested-PCR)和DGGE对不同运行阶段的膜曝气生物膜上的ANAMMOX菌群结构进行研究显示,氨氧化菌群的DGGE条带在不同时期形状相似,揭示ANAMMOX菌群结构随反应器运行变化不大。在第101 d的生物膜样品的DGGE共含有两个明显的条带,它们所代表的细菌和已报道的Planctomycetes状菌的基因序列具有极高的相似性(>97 %)。
其他文献
格非的《隐身衣》营造了一个古典音乐发烧友的“乌托邦”,引领读者在丑陋和混乱的世界中找到善良和美好东西,拯救身体忧患和精神焦虑,最终找到生存的理由和勇气。小说各章命名、
Duchenne/Becker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DMD/BMD)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性肌病,临床以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肌无力、肌萎缩,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增高,腓
我们正处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加速转型时期,信息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融入企业的技术、产品与管理中。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进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机理一直是业界和学界关注的
镉在土壤中有稳定、积累和不易消除的特点,且可通过食物链富集使人体产生慢性中毒。中国农村镉污染尤其严重。植物修复技术是优秀的土壤镉污染治理技术,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
"互联网+"时代下,我们的会计教学方法终将发生变革。高校教师有责任在打造"互联网+会计"中发挥引领作用,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式教学、项目教学、利
目的观察规范化护理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16—2017年该院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的孕妇100例,规范化护理干预前(2016年)为对照组,实施规范化
有机高分子聚合物聚乳酸、聚乙醇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 ,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材料学的发展 ,该类材料又被制成多孔状 ,成为较为理想的细胞种植基质和生长因
本文简要介绍在精密铸造中使用石膏材料制造注蜡模的工艺方法及特点。
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演进均已揭示战略协同之重要,企业之间、企业部门之间及联盟稳定性等层面的战略协同研究成果亦不菲,但战略协同研究存在的问题,对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是一
植物病原物侵染是一个复杂的病生理过程,其间要受到寄主、病原,以及周围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综述了温度、湿度、光照等植物表面环境对病原物侵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