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鼓励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支持下,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促进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建设。由于当前我国劳动力结构和供求状况不平衡,中等职业学校现行的办学指向和思路不能充分满足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进行了重大改革。随着改革的推进和深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数量越来越大,但是办学质量和效益,特别是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教师激励机制改革没有跟上教育制度改革的步伐。学校生源在不断扩大,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要求也随之提高,而教师的数量和待遇还停留在原有水平之上,与之相配套的教师激励政策也没有完全建立,这些都制约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虽然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但如何有效激励教师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通过满足教师各层次的需要,充分激励教师,使教师群体形成一种信仰和追求,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与时代发展和谐统一。本文在系统分析研究国内外激励理论及教师激励机制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确立研究的理论依据,探寻符合我国国情、校情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激励方法和机制。首先,从教师的心理需求角度出发,借鉴波特-劳勒期望激励理论及模型,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工作特点,对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假设。编制高信度和高效度的《中职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对北京市、河北省、江西省多所中等职业学校300名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其次,运用SPSS软件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总体评价、工作环境、薪酬福利、人际关系、领导管理、进修晋升、工作压力等七个因子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较大,验证前文假设成立。针对当前中职学校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子,确定了适合的激励因素体系。最后,根据实证分析和研究结果,提出了构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方法和和建议:一是运用多种激励手段满足教师需求,构建“多位一体”的全过程激励机制;二是注重个性心理因素与制度因素,构建“以人为本”的多层次激励机制。通过教师激积极性,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励机制的实施与运行,以期解决当前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