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杖中白藜芦醇和大黄素的高效提取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u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虎杖是一种重要的传统中药材,在东南亚地区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白藜芦醇和大黄素作为虎杖中的两种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在虎杖中白藜芦醇和大黄素主要以糖苷形式存在,但糖苷的生物利用度和活性均小于其苷元。因此,有必要将糖苷进行水解以提高虎杖中白藜芦醇和大黄素的得率。目前,关于白藜芦醇苷的水解已有许多报道,但其水解的动力学和机制等仍缺乏深入的研究。本学位论文开展了白藜芦醇苷的酸水解动力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种高效的同时提取和水解的方法用于获得虎杖中白藜芦醇和大黄素。  由于大黄素稳定性好而白藜芦醇苷较难水解,且白藜芦醇对pH值、温度和光照等条件均不稳定,本论文对白藜芦醇苷的酸水解动力学和白藜芦醇得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溶剂种类对白藜芦醇苷的水解速率有显著影响。白藜芦醇苷在不同溶剂中的水解速率大小顺序为:乙腈>丙酮>四氢呋喃>甲醇>乙醇。通过线性溶剂化能关系(LSER)方法分析表明,溶剂的偶极-极化率(π*)和氢键受体能力(β)是影响白藜芦醇苷水解速率的主要因子,且水解速率常数与偶极-极化率呈正相关,与氢键受体能力呈负相关。通过进一步考察HCl浓度和温度对白藜芦醇苷水解速率的影响,发现水解速率随HCl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50%甲醇水溶液中水解速率增大的幅度较甲醇和丙酮中大;还得到了在甲醇、丙酮和50%(v/v)甲醇水溶液三种溶剂中白藜芦醇苷的水解活化能分别为115.1 kJ/mol、105.8 kJ/mol和123.8 kJ/mol。在甲醇和丙酮中白藜芦醇得率均在95%以上,而在50%甲醇中白藜芦醇的得率小于90%。  基于白藜芦醇苷的酸水解动力学研究,本论文开发了一种同时提取和水解的方法用于高效回收虎杖中白藜芦醇和大黄素。本论文以丙酮为萃取剂,考察丙酮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HCl浓度、固液比和提取次数对白藜芦醇和大黄素得率的影响,获得从虎杖中提取白藜芦醇和大黄素的最佳工艺条件:85%丙酮水溶液作为萃取剂,HCl浓度为1.0 mol/L,固液比为1∶50(w/v),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白藜芦醇和大黄素得率分别为10.15 mg/g和13.72 mg/g;与虎杖中含量(游离态)相比分别提高了424%和202%;白藜芦醇和大黄素的回收率分别为79.4%和113.7%。该方法将提取和水解合并为一步,不仅避免了传统提取分离工艺中不同操作单元之间衔接性差、耗时长等不足,还减少了粗提物中成分的种类,提高了目标产物的相对含量,降低了后续分离纯化的难度。  综上所述,本论文开展了白藜芦醇苷的水解动力学研究,发现了白藜芦醇苷水解的溶剂效应,探讨了白藜芦醇的水解机理。由此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同时提取和水解的方法用于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和大黄素,显著提高了白藜芦醇和大黄素的得率。本论文中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对其它植物糖苷的提取和水解也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大气中CO2含量急剧增加,CO2分离捕集在能源及环境领域日益受到重视。由于具有不易挥发、结构可调及优良的CO2溶解性等优点,离子液体在CO2分离方面拥有巨大潜力。膜法分离法
在研究和开发燃料电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如何高效、廉价的生产电极以及膜电极三合一(MEA)组件.因此,需要一种工艺保证电极和膜电极三合一组件可以大规模的重复生产.为
会议
随着煤炭资源的大量消耗,天然气、页岩气和生物气等替代资源的开发日益受到重视。该类气体除含有大量甲烷(CH4)外,还含有二氧化碳(CO2)及其他酸性气体杂质,在用作机动车燃料或注
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导致的温室效应以及化石燃料的日益枯竭备受关注。将CO2加氢转化为甲醇是有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缓解能源紧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这是因为甲醇既是重要的
新型水煤浆对置式气化炉,是国家"863"课题之一,采用撞击流概念,强化了炉内的混合和传递过程.该文在大型冷模实验装置上,借助于Dual PDA(激光多普勒三维粒子动态分析仪)、Ma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