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金融动荡以后,时隔10年,又发生了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当代国际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对整个世界和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以马克思金融危机相关理论著作,主要是《资本论》第三卷为理论依据,采用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学习、研究马克思危机理论,吸收转化前人研究成果,试图运用马克思金融危机理论,以现代两次最近的国际金融危机,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当前以美国次贷危机为标志的国际金融危机为切入点,从危机的爆发、危机的表现形式、蔓延与传播途径、影响与危害等各个方面,对两次当代金融危机进行全面的认识与剖析,并运用马克思金融危机理论最终推断出当代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真正根源及本质。
本文提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真正根源并不是我们表象上所看到的由于政府放松管制、监管不力等导致金融衍生工具泛滥、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并与实体经济严重背离而爆发的货币金融危机,其根源还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该基本矛盾的表现之一就是生产的无限扩大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即便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创新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将未来的需求能力提前到现在透支使用,还是无法解决现阶段生产过剩的问题,当这种生产过剩积聚到一定程度,危机就首先以金融形态爆发出来。所以,当代金融危机在本质上是与经济危机是一致的,只是表现在不同领域以不同的经济形态呈现而已,其本质还是生产过剩。周而复始、普遍生产过剩的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产物。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使得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受到西方危机的影响,但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区别,又决定了对中国的影响程度相对较轻。本文在剖析当代金融危机根源的基础上,有效运用马克思相关经济、金融危机理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现代社会问题,使经典理论有效指导现代实践,从如何合理发展虚拟经济、如何避免实物经济失衡、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政府宏观调控等角度对当前中国防范金融危机发生提出相关思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