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在我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多种慢性肝脏疾病发展的最终阶段。肝脏和肠道经过“肠-肝轴”而有着亲密联系,当出现肝硬化时,肠道微环境会因肝脏受损和门静脉压力升高而受到影响。研究已经证实,肠道菌群移位与肝硬化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肝硬化时出现肠道菌群移位主要与以下几个要素相关:肠道细菌过度生长、肠壁粘膜的通透性增加及机体的免疫力降低。其中,肠道细菌过度生长是促使菌群移位最重要的原因。小肠细菌过增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又称为盲袢综合征或小肠污染综合征,由菌群移位导致的小肠细菌的数量及菌群种类发生变化,表现为腹胀、腹泻、营养吸收不良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其症状与肝硬化的临床消化道方面的症状有所重叠。大批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的SIBO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且有文献报道,彻底根除小肠细菌的抗生素疗法能够改善肝硬化患者的症状。本研究旨在应用乳果糖甲烷氢呼气试验(lactulose hydrogen and methane breath test,LHMBT),检测肝硬化患者SIBO的发生率、SIBO与肝硬化的关系、对比分析各个时间点的甲烷气及氢气的呼气试验结果,探讨甲烷呼气试验对氢气呼气试验阴性的肝硬化患者SIBO的补充诊断价值。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中小肠细菌过增长的发生率、SIBO与肝硬化的关系以及氢气呼气试验阴性时的甲烷浓度的变化,从而探讨甲烷呼气试验对氢气呼气试验为阴性的肝硬化患者SIBO的补充诊断价值,从而对肝硬化的治疗及预后提供新的线索。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7年4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肝硬化患者70例及同时期年龄、性别相互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0例(健康对照组),对所有的受试者进行乳果糖甲烷-氢呼气试验,统计分析SIBO的发生率、呼气试验中氢气基础浓度值≥20ppm的例数、氢气与甲烷气呼气曲线呈现典型双峰图形的例数、受试者氢气呼气试验阴性的发生率及此时甲烷气浓度的变化以及各个时间点的氢气呼气浓度值与甲烷气呼气浓度值的比较。结果1.肝硬化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的SIBO阳性率分别为67.14%和33.33%(P<0.05)。2.肝硬化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呼气试验中氢气的基础浓度值分别为(18.86±14.16)ppm、(5.97±2.86)ppm(P<0.05),甲烷气的基础浓度值分别为(9.50±7.23)ppm、(3.97±1.90)ppm(P<0.05);其中,肝硬化患者组中共有32例(45.71%)受试者基础呼气中氢气的浓度值≥20ppm,健康对照组中有0例受试者基础呼气中氢气的浓度值≥20ppm(P<0.05)。3.肝硬化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呼气试验中氢气和甲烷气的呼气曲线图形均出现典型双峰图形的例数分别为22例(31.43%)和3例(10.00%)(P<0.05)。4.肝硬化患者组SIBO阳性者中氢气呼气试验阴性者有8例(17.02%),而健康对照组SIBO阳性者中只有1例(10.00%)(P>0.05),且此时两组受试者的甲烷气浓度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5.肝硬化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在0~120min各个时间点上的氢气以及甲烷气的呼气浓度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肝硬化患者SIBO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SIBO与肝硬化有关,肝硬化患者较易发生SIBO。2.肝硬化合并SIBO患者氢气呼气试验阴性时,其甲烷气浓度呈显著上升趋势,甲烷呼气试验对氢气呼气试验阴性的肝硬化患者SIBO的诊断具有一定的补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