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上任何国家都需要建立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从美国到阿富汗,从最富的到最穷的,都希望国际舆论对本国有利,这是毫无疑问的。一个国家的舆论环境好,在国际上被信任感高,就容易得到支持,在进行政治交流、文化交流、经济交流乃至军事交流时就“成本”较低,而效果较好,建立有利于中国舆论环境中重要的工作就是向外国说明中国,向外国传播中国。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又处在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的新时代,为全世界所瞩目。中国固然需要了解世界,更需要为世界所了解。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声誉不断提高,世界上的各个国家,不论是它们的政府还是人民,都想了解中国,关心中国的事务,盼望听到中国的声音。近20年来,我国的对外报道媒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基本形成多语语种并用、多种媒体并存的模式。就语种而言,已形成以英语为龙头、附以40多种其他外语并重展开对外传播的格局。相对于我国中文媒体而言,我国英语媒体仍属于“少数媒体”,到目前为止,我国只有一个英语电视频道(CCTV9)、一个英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十几家英文日报、周报和英语杂志。应该说,对于以汉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我国的英语媒体能发展到目前的规模已属不易。总体来说,我国英语媒体目前仍以中央级单位为主,大多集中在首都北京,例如《中国日报》。但是近几年来,地方性英文媒体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主要集中在东部大城市。目前,英文综合性的日报有上海的《上海日报》,深圳的《深圳日报》和广州的《广州英文早报》,还有一些侧重英语学习或突出休闲娱乐的报纸。随着西方国家大型国际性英语报纸不断国际化的同时,他们在国内的地方化趋向也曰趋明显,报道的重点开始转向,越来越向当地的事件和人物倾斜。此外,地区性报纸的受欢迎程度逐年提高,而创办和经营全国性报纸则越来越困难并已成为趋势。国际性英语报纸的这一地方化趋势在我国英语媒体的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反映。上海作为一个日益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上海现在有70,000到80,000的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以及每年几百万的外国游客。他们渴望了解这个城市,由于语言的障碍,他们只能依赖于英文媒体。这给英文媒体的发展创立了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而且上海有创办外文媒体的传统。解放前,上海地区的英语报纸一度相当繁荣,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报纸都停办了。《上海日报》作为上海的第一份英文日报,可以说是上海对外宣传的窗口和媒介。它从1999年10月创立至今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同志曾指示:“要求以改革为动力,全面提高办报质量,推动报业发展,扩大对外宣传的影响力,把《上海日报》办成上海市对外宣传的窗口和一张亮丽的名片。”本文通过对《上海日报》的报道素材、报道手法、版面设计等各方面的研究,总结出地方性英文日报的报道策略主要有三点:第一,本地新闻逐渐成为“卖点”;第二,重视受众兴趣,重点报道本地社会新闻,突出写人;第三,重视版面设计,走小报化之路。希望通过对《上海日报》的研究来帮助地方性英文日报今后如何确切定位,如何选题,如何吸引更多的读者,如何根据读者群选择广告商。最终达到让国外受众增进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了解,不断促进各国和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关系不断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