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法律机制研究(2001-2010)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guotai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由我国主导创设的多边国际制度,也是目前第一个以“反恐怖主义”为主要诉求的国际组织。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上海合作组织已经成为维护中亚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当前国内研究上海合作组织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国际关系领域,法学界鲜有把上海合作组织的反恐法律机制作为研究对象的。本选题对人们了解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法制发展和指导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反恐实践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法律机制为切入点,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在国际机制论的分析下,上海合作组织的反恐机制是如何形成的?上海合作组织当前的反恐法律机制有怎样的发展?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存在哪些不足?如何完善?刚出炉的《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怖主义公约》有哪些新的特点?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上海合作组织反恐合作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这部分主要是利用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机制论来解释上海合作组织反恐合作的过程与运作。指出虽然上海合作组织的反恐合作兼具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色彩,但构成其建制基础的是强调以利益为合作前提的新自由主义。同时,本部分作者通过对《联合国宪章》和《上海合作组织宪章》相关条文的诠释,认为上海合作组织的反恐作为是符合国际法的。第二部分: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法律机制的发展历程。本部分首先指出了中亚地区恐怖主义活动的猖獗是促使上海合作组织展开反恐合作最直接的原因。随后梳理了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法律机制的发展进程。最后,揭示出我国西部安全与上海合作组织的关系,指出维护西部安全是我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反恐合作的动因,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成效直接关系着我国西部地区的稳定与发展。第三部分: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法律机制现状分析。本部分通过对当前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法律机制的分析,指出目前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法律机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第四部分:《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怖主义公约》评析。本部分从公约的制定背景和核心内容两方面对新出炉的《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怖主义公约》进行分析,指出该公约反映了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法治理论的最新发展,较《上海公约》有很大的进步。但公约人权保障条款的缺失,也是其一大遗憾。第五部分:完善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法律机制的建议。本部分针对前文所述的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法律机制的不足,提出完善上海合作组织的反恐法律机制不仅是上海合作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应对中亚安全新威胁的要求。最后从加强国际合作、落实反恐政策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疏血通注射液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单纯西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对比,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和对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表达水平的影响
本文目的是研究中碳Si–Mn–Cr–W–Al钢等温淬火获得的贝氏体钢的转变动力学、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利用金属材料相图计算与性能模拟软件计算出中碳Si–Mn–Cr–W–Al钢的等
<正>如果你的投资风格比较激进,想选择一只主动型基金,想选择一个好的基金经理帮你投资,该怎么做呢?热爱主动型基金的投资者很多,本篇文章就专门讨论下怎样选择一只可长期持
王船山继承了自先秦以来以"一治一乱,一合一离"的观念来统观历史之变化的思想,但他不满足于此,而是睿智地将"治乱合离"与道之开展结合起来考察历史形态,为"治乱离合"论找到了形而上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受困于互联网安全问题的日益增多,如蠕虫、木马、病毒、僵尸网络等。如何尽早的检测和捕获到这些攻击行为
从上世纪90年代初隐性采访在国内发展起来后,各大新闻媒体开始频繁使用这种特殊的采访手段。在我们看到隐性采访在舆论监督以及满足公众知情权等方面起到的显著作用时,我们也
语言作为人类之间相互交流的主要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有关语言本身的多维度研究历来是语言学研究的主题。作为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主要部分,语言在人类交流中的科学意义在过去
虽然我国的内部控制建设起步比较晚,但是对内部控制的探讨,从未停止过。近几年来,我国陆续颁布了与内部控制相关的规章制度,其目的都是为了保护企业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内部控制的
研究目的:提高对肺碰撞瘤的发生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的认识。资料和方法:报告一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胸外科收治的肺碰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目的:通过建立较完善的经济学评价体系,对深圳市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分析比较未干预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干预后的效果,为卫生决策者制定卫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