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智慧林业”框架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illj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慧林业”是于2008年底,在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提出的“智慧地球”新理念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的特点。“智慧林业”的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国林业的信息化进程,提高科学规划、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的水平。本研究即以“智慧林业”为依托框架,将传统的“数字林业”的3S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等与云计算、物联网融合在一起,采集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各个林业局、林场各种数据,并将所收集的信息资源标准化、规范化,构建一个信息共享与应用服务的平台,最终实现林业保护、管理、服务、发展的全面信息化。本文数据为最新黑龙江省森工林区SPOT影像及同期的森工各林业局提供实地采集数据。构建“智慧林业”的数据要求具备系统性及确定性,同时具备可扩充性,因而本文根据国家林业局标准规范,结合黑龙江森工林区的自身特点,对所搜集的此区域的各种数据,按照科学性、系统性、稳定性、兼容性、完整性、可延展性、实用性和灵活性的原则进行标准化及规范化。为适应“智慧林业”的需求,本文建立了一个完善的基础数据库,包括图形库、图像库、属性库,具有广泛的内容。并且所有数据具有联合查询与叠合分析能力,建立这些数据完善地联合检索、查询、统计功能,根据需要进行叠加、分析、分类,产生供管理、规划、施工的各种图件,包括三维图,以便从三维景观对于各种要素进行分析。同时本文针对“智慧林业”建设中信息量大,功能要求多的特点,进行应用系统设计,建立一个功能较全的GIS平台,并针对不同对象进行开发,以适应“智慧林业”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的需要。在具有标准数据的完善的数据库及功能较为完整的GIS平台的基础上,本文依照“智慧林业”的框架,结合3S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和可视化技术,建立一个包含林业图件、图像、数据、研究、调查、生产成果等内容的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地理信息系统和国有林区森林防火指挥地理信息系统。最后以国际互联网和物联网、传感网为依托建立“智慧林业”的网络平台。即以GIS为依据,建立一个网络共享平台,使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为林业行业提供信息收集、发布与查询服务。在网络建设时,本文考虑了互联网与物联网的结合,同时使用新兴的云计算技术,实现快速数据传输、数据交换和广泛的数据共享、数据更新、新闻发布的功能。在网络建设中考虑网带宽度、运行速度、数据共享的范围、进入网络数据的保密性的确定及网络安全等问题。
其他文献
森林灾害的发生会对森林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近年来,随着森林灾害的加剧,严重影响了森林多功能效益的发挥,灾害损失评估已成为灾害管理的重要部分。森林灾害主要包括森林火灾、森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农地抵押融资方式的试点缓解了在土地规模经营中由抵押物缺乏造成的农户融资难问题。但是,在某些约束条件下农户农地抵押借款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并未得到优
20世纪人类的科学技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这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和人类的生活方式。现代交通高速发展,航班日益增加,油轮频繁出入,火车屡屡提速,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家用轿车以更快
萍乡红鲫(pingxiang red-transparent crucian carp, curassius auratus var. pingxiangnesis),通体透明,体呈肉红色,是江西省萍乡地区分布的一种天然三倍体野生鲫鱼的突变种
自2008年起,非洲之角的海盗活动就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为维护国际海运安全、加强对海盗的打击力度,联合国安理会为此通过多项决议。各国在联合国的号召下纷纷派遣自己国
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科技兴农的重要载体,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对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改
企业文化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中国,受到了中国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广泛重视。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宏观经济环境背景下,在国内经济环境进一步优化的条件下,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提
伦理学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个内容庞杂、流派纷呈的理论体系。如何对伦理学体系进行内部划分,成为现代伦理学进行理论反思与学科发展的基本理论任务之一。对伦
小麦是旱地农业生产中主要的粮食作物,如何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制约广大旱农地区农业生产的两个关键因素是水分不足和养分缺乏。要达到高产、优质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截至2011年,医疗服务机构从2000年的307443个发展到93.8万个。医疗机构拥有更多先进的仪器设备,医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