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一体化理论是在不断探索城乡关系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城乡一体化涉及城乡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城乡互动的过程,是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发展战略。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共十六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等重大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东部地区许多省市相继提出了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并进行了很好的实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转型,我国社会进入思想多元化、利益多元化、发展路径多元化的时期,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客观存在,使经济社会转型与资源配置的城乡二元格局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为重点,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成为实现经济社会顺利转型的关键,也是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本文在充分认识城乡一体化有关概念的基础上,深化了对城乡一体化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明确了城乡一体化的科学价值,体现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乡关系的基本观点、西方早发现代化国家对于城乡一体化研究的相关理论、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的理论和经验三个方面作为研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支撑,为我国在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不够高、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的现实国情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做了理论准备。针对目前学术界尚未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达成共识、有些学者仍然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比较符合我国实际、对城乡一体化持怀疑态度的状况,本文从历史考察和现实思考的角度,来认识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论证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合规律性与目的性相统一的发展结果。本文对当前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全面分析当前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因素,构建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深入地研究了推进当前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实现路径,综合运用历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相关学科理论,对推进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制和路径做了一些创新性探索。深化对城乡一体化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明确城乡一体化的科学价值,发掘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意义,对于我国在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不够高、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的现实国情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对于改善城乡对立的发展状态,构建平等、互促、共荣的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