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离子(12C6+)对恶性黑色素瘤细胞B16F10辐射敏感性及侵袭转移的作用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i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球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日益加重。臭氧空洞逐渐扩大,导致大气层不能有效的屏蔽紫外线。大量紫外线超标到达地球表面,人类皮肤长期暴露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导致人体代谢发生异常、黑色素细胞发生突变形成恶性黑色素瘤。恶性黑色素瘤是发病率增长最快、侵袭迁移能力强、致死率高的一类皮肤恶性肿瘤,多发生于皮肤体表、脏器与器官内的粘膜等处。手术治疗主要针对早期恶性黑色素瘤,经外科手术切除后治愈率高达95%,但是大多数患者发现晚,就诊时多为中晚期;化疗主要以达卡巴嗪(DITC)为主的多药联合,客观有效率为7%13%,也有化疗药物替莫唑胺(TMZ)和福莫司汀(FTM)代替DITC,但是效果并没有比DITC显著;目前临床疗效最好的是免疫治疗药物抗PD-1单抗,治疗总体有效率为42%,完全缓解率17%,但因其药物价格昂贵,使用受限;临床研究显示,恶性黑色素瘤对于常规射线(X-射线)放射治疗不敏感,易复发且远处转移率高,患者大多都死于肺部转移,重离子(12C6+)放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射线放射治疗,经过重离子放射治疗后患者局部控制率明显提高,放射治疗被认为是恶性黑色素瘤临床治疗的一种标准模式。对于造成常规射线(X-射线)和重离子(12C6+)放射治疗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结果显著差异的作用机理还并不清楚,且鲜有文献研究报道。NF-κB信号通路与肿瘤的侵袭迁移密切相关。因此,本实验通过体外培养恶性黑色素瘤细胞B16F10检测经过X-射线和重离子(12C6+)辐照后对细胞增殖、凋亡、周期、迁移、EMT以及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得到的研究结果如下:1.体外培养恶性恶性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经过重离子(12C6+)辐照,倒置显微镜观察恶性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形态,并采用Hoechst33342/PI双染的方法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发现经过重离子(12C6+)辐照后可以诱导恶性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凋亡;2.CCK-8检测重离子(12C6+)和常规射线(X-射线)辐照后恶性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增殖活性,结果显示重离子(12C6+)辐照可以抑制恶性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的增殖活性,且较X-射线抑制效果显著;3.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离子(12C6+)和常规射线(X-射线)辐照后恶性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重离子(12C6+)辐照后可显著抑制恶性黑色素瘤细胞B16F10抗凋亡蛋白Bcl-2以及C-myc表达,诱导凋亡蛋白Bax表达促进恶性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凋亡;4.流式细胞术检测恶性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经过重离子(12C6+)辐照后周期时相分布,结果显示重离子(12C6+)辐照后细胞发生G2/M期阻滞,恶性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对重离子(12C6+)辐射敏感性高;5.细胞划痕检测恶性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经过重离子(12C6+)和常规射线(X-射线)辐照后的细胞迁移能力,结果显示与X-射线相比,重离子(12C6+)辐照后显著抑制B16F10细胞迁移能力;6.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重离子(12C6+)和常规射线(X-射线)辐照后恶性黑色素瘤细胞B16F10侵袭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重离子(12C6+)辐照后可以通过抑制MMP-2、MMP-9表达抑制胞外基质裂解,同时诱导E-cadherin表达使细胞间黏附作用增强,进一步抑制细胞侵袭迁移以及EMT;7.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重离子(12C6+)和常规射线(X-射线)辐照后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重离子(12C6+)辐照后激活NF-κB信号通路,其下游蛋白TNF-α可以参与细胞凋亡,且在2.5GyE剂量下表达水平最高,而2.5GyE重离子(12C6+)辐照对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最大,初步推测其参与了重离子(12C6+)辐照引起的细胞凋亡调控。
其他文献
目的使用微波、射频两种消融方法在不同功率下对离体猪肌肉、肝脏组织进行消融,对比两种消融方法下消融的消融范围与气化范围的差异。方法对新鲜猪肌肉(外脊)、肝组织分别作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文秘专业作为社会十大需求专业之一,在协调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综合管理、树立企业形象、沟通各方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等职业学校肩负着为中小企业输送高质量文秘人才的重任。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在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影响。然而,当前中职学校文秘专业课教学面临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课堂教学随意等问题。故此,笔者从有效教学的衡量标准入手,探寻Y校文
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要求语言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为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对外汉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的习得,在汉语会话交际能力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是话轮转换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主要以话轮及话轮转换相关理论研究展开,分析了一定汉语水平内的学习者的汉语话轮转换能力的习得发展情况。本文主要从以下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对象。就目前国内有关
研究背景:肝细胞肝癌是肝脏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差、死亡率高。70%-90%的原发性肝癌为肝细胞肝癌,Ki-67的表达与细胞增殖相关,是评价肝癌预后的重要参数。传统病理学检测Ki-67需要穿刺或者手术获取标本,属有创检查的同时,检查结果还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无法从整体层面评估肿瘤病灶情况。影像组学是近年来兴起的影像研究领域的热点,建立影像学与基因组学之间的相关性,在肿瘤的诊断、分级、疗效评估以及预后等
沿海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随其进城的子女就成为另一个特殊群体——流动青少年。流动青少年面对环境的巨大变换就容易产生各种情绪与行为问题,当遇上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本着做大做强的初衷,积极地加入到并购浪潮中。根据Wind数据统计,迄今为止,2016年中国交易市场跨国并购案例达到了438起,创造了历年之最,交易金额高达2157亿美元。2017年和2018年非理性并购得到了抑制,投资开始回归理性。但是大额并购仍然屡见不鲜,并购资金的筹集成为企业管理者并购时最关注问题,融资方式很大程度决定了资金是否能够顺利筹集,因此值得深
随着单分子控制技术和微观体系电输运理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分子尺度器件的设计与研究已成为各国追求科技制高点的重要研究课题。单分子P-N结的设计思想最初是由Aviram和Ratner于1974年从理论上提出来的,由于受到实验技术的限制,这一课题直到近二十年才再次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为了使分子整流器件走向应用,从最基本的物理角度全面深入地理解分子整流器件工作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分析清楚影响其整流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成像技术,因其能更好地区分人体软组织,不会对病人造成电离辐射,并能获取多种加权图像等优势,广泛用于临床诊断。但传统的磁共振成像都是定性成像,医生需要依靠经验来诊断疾病,不能满足当前精准医疗的需求。而磁共振指纹成像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定量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通过一次数据采集同时获得多种人体组织参数,大大地提高了成像速度,并且改善了噪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但当前磁共振指纹的研究工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职业教育的地位也更为凸显,今后职业教育大力发展也是必由之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的发布都反映出国家对中职阶段教育尤其是职业指导的重视。针对典型国家示范中职校的职业指导教育进行调研对普通中职校职业指导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研究调查了天津市三所国家示范中等职业学校的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