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矿井发生灾害如塌方、漏水等事故时,如何与井下人员取得联系格外重要,只有信息通畅才能保证援救任务顺利实施。然而在矿难发生时,传统的有线通信线路被破坏,而且传统无线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矿井发生灾害如塌方、漏水等事故时,如何与井下人员取得联系格外重要,只有信息通畅才能保证援救任务顺利实施。然而在矿难发生时,传统的有线通信线路被破坏,而且传统无线通信由于岩层阻挡导致信号衰减严重,无法正常通信。因此研究一种适合在岩层中传播的通信系统显得格外重要。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脉冲成形的超宽带岩层通信系统方案,该系统可以有效的实施井下通信。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重新研究了岩层通信系统信道模型,比较两种可能的模型--电磁波传播模型和电流场传播模型,分析了它们各自的机理和传输特性,并进行了实地测试,证明了我们所设计的系统是基于电流场模型通过岩层进行传输的,而不像依赖电磁波传播的系统那样无法穿透较厚的岩层和土层进行传输;从而肯定了本系统的应用发展前景。2、重新审视了本系统基于脉冲型超宽带(UWB)系统设计理念的正确性和优越性。给出了系统的总体实现方案。该方案以电极为天线,以直接序列扩频为调制方式,以超宽带脉冲为发送波形,具有输出电压高、本质安全性好等特点。重点分析了选择超宽带脉冲时的考虑因素,多进制扩频结合RS编码对系统性能的提升作用。3、针对同步捕获灵敏是限制通信距离增大的根本障碍,提出了一种新的同步头捕获算法,显著地提高了接收机灵敏度;仿真结果表明,在Eb/N0等于7d B时,对单一突发帧头捕获成功的概率在92%以上。设计了利于FPGA实现的新的捕获结构,由串行改为了并行,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案的正确性。4、进行了外场环境下的实际性能测试,这是首次在无线电波无法传播的洞内与洞外进行通信场景的实验。实测结果表明,其可靠通信距离至少在400米以上。
其他文献
随着合成孔径雷达(SAR)的发展和其在海洋大气边界层研究应用的深入开展,SAR以其全天时、全天候、大覆盖范围、高分辨率等优势成为监测降雨等海洋大气现象的有力工具,并且在与降
大量研究表明,分形特征是复杂网络研究中继小世界特征、无标度特征后,发现的又一个重要特征。自相似性作为分形理论的一个重要特性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兴趣和关注。
多模导航系统由仪表着陆系统(ILS)、微波着陆系统(MLS)和精密测距系统(DME/P)组成,它在飞机距离机场200Km时开始工作,并能引导飞机顺利降落。当出现暴雨、雾霾等能见度不足百
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即利用多根发射天线和多根接收天线进行无线传输的技术,是无线通信中一项很有应用价值的技术。广泛的研究表明,多天
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是一种可以用来对信号进行采样、恢复等处理的新的办法。它突破了传统的奈奎斯特采样定律对信号采样频率的要求,可以用更少的采样值来表示原始
在信道编码的发展进程中,编码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追寻性能尽可能的接近Shannon极限,且译码复杂度较低的信道编码方案。1993年Berrou等提出了Turbo码,这种码在接近香农极限的
视线跟踪一直是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已应用到心理学、商业、人机交互、军事等众多领域。随着视线跟踪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几年研究关键主要集中在系统精度
随着无线局域网和手持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对于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复杂的室内环境中,如大型商场、会展中心、机场等,手持
数字正弦机是近年来开发出来的高科技产品,在军事、民用等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是当前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数字正弦机,以其价格低、可靠性高、体积小和功耗低等优势在检测领域系统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针对目前使用的正弦机仅有信号发送功能,如阶跃、等速、正弦、大角度信号,而且经常需要进行现场调试,这样操作人员只能根据现场调试数据特征对现场设备状态作出当场诊断,数据不能存储,不方便操作人员离线诊断
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和终端设备能力的提高,由无线节点自组织构建的多跳Ad Hoc网络逐渐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为了满足不同业务对服务质量的需求,在Ad Hoc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