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情境下和田十二法对创造性产出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xi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技法作为提高个体创造性产出的高效技巧,已日渐在生活各实践领域中应用并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国内外创造学者已开发的有效技法多达百余种,而大多学者仍将研究目标单一地聚焦于头脑风暴法。这将会对创造技法的系统研究带来一定局限,使之难以形成全面而深入的理论体系。因此,有必要将研究的重心偏向于其他技法,进而丰富创造技法的理论体系、完善创造技法的系统研究内容。和田十二法作为本土创造技法的优秀代表,因其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教学实践、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却很少有研究者对其作深入的研究。针对其实证研究尚显匮乏的现状,本篇论文主要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将创造主体、创造技法和创造环境相结合,检验和田十二法的有效性并探究其有效性的适用情境。  本篇论文由两部分研究构成,其因变量的衡量指标均是创造性产出的流畅性、独创性和灵活性三个维度。  研究一旨在检验和田十二法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中的有效性。该研究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随机选取30名被试分配到2种实验条件下(和田十二法组/控制组),讨论两组的创造性水平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研究二意在探讨和田十二法在使用过程中的情境影响因素。该研究采用三因素被试间设计。随机选取192名被试分配到8种实验条件下,集中探讨和田十二法(有/无)、群体类型(名义组/互动组)和情绪状态(愉快情绪组/悲伤情绪组)对被试创造性产出的影响。  结合上述研究结果,主要得出如下结论:  1.和田十二法能够影响被试发散性思维任务中的创造性产出。学习和田十二法可以显著提高被试创造性产出的流畅性、独创性和灵活性维度。  2.群体类型能够影响被试发散性思维任务的创造性产出。名义组情境可以显著提高被试创造性产出的流畅性、独创性和灵活性维度。  3.情绪状态能够影响被试发散性思维任务的创造性产出。愉快情绪组情境可以显著提高被试创造性产出的流畅性、独创性和灵活性维度。  4.和田十二法和情绪状态之间在创造性产出的流畅性维度上存在交互作用。具体来说,在愉快情绪组情境下,和田十二法组被试创造性产出的流畅性维度显著高于无要求组;而在悲伤情绪组情境下,和田十二法组被试创造性产出的流畅性维度和无要求组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和田十二法对创造性产出的作用会受到情绪状态的影响。  最后,本论文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进行总体讨论,并针对研究不足提出展望。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我国中学物理课程在国内的科学教育中一直是“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的领域,此现象早已被人们所关注。影响物理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前概念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前概念研究
随着对教师研究的转向以及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兴起,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教师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专业发展领域中的重要性。但已有研究往往较多侧重探讨实践知识的定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