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最主要的劳动对象。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压力越来越大。为了保障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已成为土地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论文以西部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以地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依据土地综合承载力相关理论和评价指标体系,从社会、经济、生态资源等方面选取指标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由层次分析法和均方差决策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出西部民族地区各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的土地综合承载力,并在GIS软件中将其划分为四个级别的类型区。论文最后提出提高西部民族地区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对策建议。论文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重点难点与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为土地综合承载力综述,在对土地承载力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概括总结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土地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土地承载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土地承载力研究面临的任务。第三部分为西部民族地区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评价方法,论文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遵循一定的原则,构建了以土地综合承载力为目标层,社会系统、经济技术系统及生态资源系统为准则层,17个具体评价指标为指标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具体介绍了层次分析法、均方差决策法及综合评价值的计算。第四部分为西部民族地区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首先对西部民族地区进行界定,然后在对各项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的基础上,根据上述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评价方法,计算出西部民族地区各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的土地综合承载力,并利用GIS软件中的自然断点法将其划分为低承载力区、中等承载力区、较高承载力区和高承载力区四个级别的类型区。第五部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提高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对策建议。第六部分概括总结了主要研究结论,并提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和有待深入解决的问题。